容若决定冒险营救素未谋面的吴季子,
仅仅因为被好友顾贞观填的两首词所感动。
这险可不是一般的险,
因为吴季子牵涉的案件是由先帝钦定的。
万一康熙龙颜大怒,
纳兰父子会吃不了兜着走。
所幸,时机来了,谋略对了。
容若树立了一个“视兄弟如手足”的典范。
一
“容若老弟,在下别无他愿,但有一事相求。”
每次酒酣之后,顾贞观都要郑重其事地求容若。求容若干什么呢?无非是求他设法营救吴兆骞,即吴季子。
吴兆骞此事,涉及一桩大案,说来话长。
那吴兆骞聪明过人,从小就能读懂极其深奥的《太玄经》,且过目不忘。人们盛传他自小就好动狂放、桀骜不驯。
有个小故事极具代表性。
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吴兆骞居然取下稍显愚钝的同学的帽子小便,同学哭着去找老师告状,老师责问缘由,他毫无怯意,竟然理直气壮地回答:“与其戴在俗人头上,还不如拿来盛小便。”老师摇头叹息:“此子必惹大祸。”
由此可见吴兆骞狂放不羁之形状有多么出格,而老师也是一语成谶。
顺治十四年(1657年)八月,吴兆骞去金陵(南京)参加江南乡试,凭自己的文才顺利地中了举人,这本来是件大喜事,却不料祸从天降。
同年十一月,一位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的给事中,名为阴应节的人,参奏考场弊案,顺治皇帝闻之震怒,要求重新进行复试,并严加查办。于是,次年三月,吴兆骞赴京城到礼部点名时,即被差役拿下捆绑起来送往刑部下狱。
过堂初审之后,按顺治帝的决定重新进行复试。复试那天,本来就天寒地冻,考场上更兼刀光剑影,戒备森严,顺治帝又亲自坐镇考场,空气简直都凝固了,让人喘不过气来。不少考生胆战心惊、手脚冰冷,无法下笔。而吴兆骞这个奇葩干出来的事情匪夷所思,居然交了一张白卷。
关于吴兆骞交白卷一事,流传着三种解释:其一是说吴兆骞突得风寒,疾病缠身,不能落笔,故交了白卷;其二是说吴兆骞惊吓失常,心悸手抖,不能握笔,故交了白卷;其三是说吴兆骞将复试视为奇耻大辱,痛斥朝廷所为,掷笔不从,于是提交了白卷。
相对来看,我比较认同第三种说法,相信那固执骄傲的书呆子吴兆骞是将复试视为奇耻大辱,因而消极抵抗,故意交白卷。“掷笔”是有可能的,但至于是否“痛斥”,这就难说了。因为当时警戒如此森严,吴兆骞敢出言痛斥的话,估计交白卷的机会都没有了。
据说对于此事,顺治帝十分恼怒。清军铁骑横扫中原大地一统天下之后,江南文人怀明抨清,鼓动不满,顺治帝早有给予惩戒的想法。这次“南闱科场案”正好是一个送上门来的契机,而吴兆骞托病不从,交上白卷,简直是无视大清王朝的威仪,故此埋下祸根。
后来,此案主考官被处死,一大批考生受到牵连,而吴兆骞起初被判为死刑,幸亏有多名爱才官员在其中周旋,最终改判流放。
特定时期,大清王朝对稍有不满情绪的江南文人恣意罗织罪名,使其人头落地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对吴兆骞特例不杀已经是皇恩浩荡了。于是,吴兆骞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12月22日发配到边塞苦寒之地宁古塔。这一年,吴兆骞28岁。
当时京城文人以及江南才子们对吴兆骞的遭遇十分同情,赠诗话别,极为感人。其中以吴兆骞的师友吴伟业撰写的《悲歌赠吴季子》最为著名: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绝塞千里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莫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此案发生的时候,容若尚且年幼,才三四岁。此时了解事情始末之后,容若深深知道,毕竟是顺治帝亲自治罪,想要救回吴兆骞,难度实在太大,风险也实在太大。想想看,伴君如伴虎,偶尔一点儿小差池,说错一句话或做错一件事,导致人头落地的情况实在太多了,何况要去推翻先皇的定案呢?
所以每次顾贞观说起营救一事,容若总是顾左右而言他。然而一日,顾贞观拿出自己为吴兆骞写的两首词给容若看。
金缕曲(二首)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其一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炭,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其二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容若一读此词,就被顾贞观的手足深情深深感动了,简直要落下泪来。他马上允诺“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需兄再嘱之”。
当时顾贞观听说容若要以十年为期来营救吴兆骞就急了,不觉屈膝一跪说:“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
容若不觉也激情澎湃,慷慨赋诗一首《金缕曲》送给顾贞观:
金缕曲?简梁汾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就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拚憔悴。转丁宁、香怜易爇,玉怜轻碎。羡煞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歌与哭、任猜何意。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
“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
容若此番表态,可谓非常坚决。从这件事情足以看出容若是个既重情重义,又有勇有谋的人。他的见识确实非同一般。“此事三千六百日中”,说明了容若的远见、判断力和责任心。相信大家都见多了那种牛皮哄哄,动辄大包大揽,然后言而无信的人。
确实,营救先帝判罪之人,谈何容易?
二
容若一言既出,便开始了种种努力。最有能力施以援手的当然是自己的父亲——时任吏部尚书的明珠。
起初明珠并不动心,甚至对容若此举有些恼火,毕竟此事难度极大,又非常危险。更何况那吴兆骞对他们父子而言非亲非故,没有任何交情,连面都没见过。后来容若多次苦苦相求,顾贞观也上门求情,甚至不惜为此下跪,明珠这才答应尽力予以斡旋。
想那明珠何等智慧,何等有谋略,自然不会直接开口求康熙放人。也许是借跟皇帝甚至孝庄太后偶尔拉家常的机会,偶尔论及吴兆骞这件事,先探探皇帝和孝庄太后的口风;待发现孝庄太后以及康熙皇帝对吴兆骞等人并无反感,甚至还抱有同情,这才循序渐进,慢慢拐弯抹角地让皇帝自己对吴兆骞动怜悯之心。然后,也许是借某个机会,上朝的时候议及相关事宜,明珠授意自己的手下发布对吴兆骞等人有利的言论,慢慢来影响皇帝。这就是容若认为要以五年至十年为期的缘故。否则,如果莽莽撞撞直接开口要康熙放人,不但无法救吴兆骞,恐怕他们父子的小命也有可能难保。
与此同时,容若又多方联系文朋好友呼吁,与徐乾学等人筹措赎金数千,吴兆骞自己也终于为当年的恃才自傲充满悔恨,辗转献上《长白山赋》取悦康熙帝。
费尽周折,几经进退,在容若允诺的五年期限将至之时,也就是康熙二十年(1681年),朝廷终于同意吴兆骞结束流放生活,可以入关回乡。
二十三年的流放生涯,吴兆骞由一名青年才俊变成沧桑憔悴的老弱之人,其中的苦辣酸甜滋味,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饶是如此,跟那些客死他乡的人相比,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吴兆骞历尽坎坷终于回到北京。顾贞观谦谦君子,并没有告诉吴兆骞自己向明珠求情营救他的过程。而且后来因为一些小事,吴兆骞跟顾贞观两人还有了小矛盾,彼此翻脸,不相往来。
不久,明珠便邀请吴兆骞当自己小儿子的老师。
这个当年桀骜不驯的文人简单收拾行囊来到明珠的寓所,当他走进书房时,看到“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几个字,才明白了一切,不禁感动万分,声泪俱下。吴兆骞在顾贞观面前长跪不起,请求原谅。此后两人的关系牢不可破。
容若受朋友之托,尽心尽力营救一个素不相识的文人的时候,他丝毫也没有觉察到,自己挚爱的妻子居然很快要被无常的命运推到无力回天的深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