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匿名信传递信息欧阳平赶赴老街
“你要不要和家里的人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我父亲在九泉之下,如果有知的话,一定会同意的。不管怎么说,我父亲总算保住了这些文物,也算他给我们一个交代吧!”
后来,经过市博物馆专家的鉴定,这三样宝贝全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东西,珠子是他皇冠上的那颗宝珠,金印是他的帝印。溥仪离开北京的时候带了不少的文物,他在做满洲国傀儡皇帝的时候,吃的是日本人的嗟来之食,手头不宽裕,所以,经常靠出手一些文物添一点进项,这三样东西就是在这时候流落到民间的。
莫晓松把这三样东西交给了市博物馆,市博物馆除了发给他一本证书以外,还奖励了两千块钱。这两千块钱,莫晓松也没有要。他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按照他的分析,如果没有人报案,他父亲早已糊里糊涂地到天国去报到了,九月十九号上午,当他听说父亲的后事要暂缓一段时间的时候,他就知道了一个大概。
所以,莫晓松提出,要把这两千块钱奖励给报案人,而且提出一定要知道报案人是谁。
欧阳请示了冯局长之后,得到了冯局长的首肯。
莫晓松提出以公安局的名义,把两千块钱奖励给郑老师。
欧阳和陈杰商量过只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莫晓松欣然同意,这个折中的办法就是用两千块钱买一台彩色电视机,以公安局的名义送给郑老师。
莫晓松住进莫家的第二天,莫本善就把莫家茶壶店的生意交给了莫晓。
莫家大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更可喜的是,莫家大院恢复了它应有的生气,向秀娟到娘家接回了儿子,莫晓松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院子里面一下子增添了三个小孩,过去那种令人压抑和窒息的空气一扫而空。大人的吆喝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时从莫家大院传出来。
一九八六年,彩色电视机还是凭票供应的紧张商品,一般人家还没有,所以,每天晚上天一黑,郑老师家门前的过道上都会聚集很多人,郑老师在自家的楼顶上竖起了一根很长的竹竿,上面架着一副电视天线,电视机的图像非常清楚,馋得大街上的人都来凑热闹。莫家大院从来都没有这样热闹过。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七日,老天爷一天都没有好脸色。
下午五点半,欧阳队长走出市公安局大门的时候,老苏冲出传达室叫住了他。
“欧阳队长,有你一封信。”
欧阳平跳下自行车,折回头:“苏师傅,从什么地方来的信?”
“这封信很奇怪。”
“怎么奇怪?”
“你看……”老苏将信递给了欧阳平。
信封上面写着:荆南市公安局刑侦队,欧阳平队长亲启;没有收信人的姓名,没有邮戳,掉过来,看看反面,也没有邮戳。
“这封信不是邮递员送过来的,邮递员上午已经来过了,我刚才在屋子里面喝茶,想出来转转,一转眼,在窗台上看见了这封信,肯定是什么人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放在窗台上的。欧阳队长,来,到里面坐下来看,外边冷。”
欧阳平走进传达室,苏师傅刚关上的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左向东和周颖。
欧阳平撕开信封,坐在了苏师傅的床上,左周二人凑了上去。
信封里面折叠着一张纸——纸是学生练习本上的纸,欧阳平慢慢将纸打开,纸上只有一行字:“玉润街升州路的余仁成失踪已有一年零六天。”
这是一封匿名信。
“走,回刑警队。”
“队长,要不要通知陈副队长他们回来?”周颖道。
“不用了,你先打一个电话到玉润街派出所,叫彭所长来一下。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队长,我们干脆到玉润街去一趟,您看怎么样?”左向东建议道。
“行。小周,电话你照打,让彭所长在派出所等我们,”欧阳平看了看墙上的电子钟,“就说我们半个小时以后赶到。向东,你到小车班弄一辆车子来。”
周颖和左向东,一个向西,一个向东。
三分钟以后,一辆吉普车从东边拐了过来,在大门口戛然而止,欧阳平和周颖上了车。
吉普车朝南疾驰而去。
玉润街在城南,是一个老街。这里紧靠圣贤庙。历来都是商贾云集,文人聚集之地。
当然,真正让玉润街出名的是这里的妓女文化——这里曾经是妓女聚集的地方,花街柳巷,满大街的脂粉味。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查封取缔了那些妓院,当然,也有少数妓女转入地下。
六点十五分,汽车驶进了玉润街。
玉润街派出所坐落在圣贤庙的东边。彭所长正站在门口恭候。此人五十五岁左右,一米七零左右的个子。
彭所长领着欧阳平他们进了所长办公室。
“彭所长,您先看看这个。”欧阳平从皮包里面拿出匿名信递给了彭所长。
彭所长打开信封,抽出纸条:“余仁成,升州路确实有一个余仁成。”
“他失踪了吗?”
“没有听说啊!”彭所长感到非常吃惊,“不过,我是有些日子没有见到这个人了。”
“余仁成属于哪一个居委会?”
“属于升州路居委会。走,我带你们去找谭主任。问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说走就走,彭所长带着大家走出派出所,夜幕已经降临。路灯已经亮了。沿着玉润街向西,走了约摸一里地,彭所长向南,拐进了一条街道。这就是升州路。
升州路是一条比较狭窄的街道,呈南北向。过去只能走车马,现在连走人都困难了,因为这里在挖沟,玉润街的路刚铺好,眼下正在挖升州路。大家只能在乱石和污泥之间跳跃前行。过往的行人不断埋怨:刚挖过没有多久,又挖上了,穷折腾。
路虽然不宽,但路两边的建筑物却很讲究:远远望去,马头墙鳞次栉比,飞檐楼阁比比皆是。
路刚挖到780号,这是一家小人书店。
“欧阳队长,这就是余仁成家。”彭所长放慢了速度。
路右边,一个女人正在上门板,准备关门打烊了。店铺里面亮着一盏昏暗不明的灯,店铺的东边是住处,这间房子的前面只有两扇窗户,在店铺和住处之间有一个过道,过道的门头上钉着一个门牌:升州路787号。旁边还有一个木牌子,上写:“住宿请进”。
“后面还有两进房子和两个院子。”彭所长道。
“这个女人是不是余仁成的老婆?”
“是,她叫闵其莲。今年五十三岁左右。”
“她家经营什么东西?”
“做布生意。你们等一下,我买一点猪头肉和盐水鸭,今天晚上,你们就在我这里将就一顿。”
经彭所长这么一提醒,大家还真有点饿了。
在余仁成家的斜对面有一个卤菜店。门口挂着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为答谢新老街坊的惠顾,今日猪头肉价格九毛。卤菜店里面飘散着猪头肉和荷叶的香味。买猪头肉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猪头肉的生意还真不错,已经排了六七个人,而且还不断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