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王誉坤者,上之次子也,盖后妃雍妃所出。
妃孕时,时帝初即位,朝堂不稳,后宫难安。雍妃出身布衣,与一众闺秀难容,常遇后难之,故常常泣之于自宫。时长公主已配于大将军叶氏正锋为妻,长公主与妃交好,妃时时泣于公主前。
雍妃孕三月,病,群医无策。乃有脱凡道长而出,谓之曰:“妃与宫闱之地不和,虽育有皇嗣在身,若长留于宫,恐难保之。”上之皇嗣时仅后之长子誉乾一人,并皇长子多病体虚。
长公主乃与上言:“大将军府宅深严,且将军未在府上,或将妃带于将军府,臣亲料之,想雍妃与皇嗣皆得安然。”
道长闻之曰:“可。”
上思之曰:“善!朕之妃并皇嗣皆有妹替朕顾看,朕亦无忧也。”
宫与将军府交涉后,内监于将军府设行宫,使雍妃暂居之。及妃住于将军府行宫内前,道长设一法坛祭于天君,驱难祈福。而雍妃再居之,百病消之。
卯运元年九月九重阳之日,雍妃于行宫诞皇次子。次日,公主亲携皇子往皇宫道喜。
然则帝子初入宫,则大病,上初视子,子大泣难止。召医者入,谓之重病,难医也。上与公主心忧之,却又无计。
道长觐见,视皇子后,曰:“今皇嗣初生,且诞于重阳日,与帝宫双阳并至,两相排斥,恐难以存之。”
上心甚痛,顾子多有怜悯之意。
公主遂问道长解法。
道长思之曰:“宜先使皇子居于将军府,隐其身份,消其祸灾。俟皇子长后,方可回归皇家,不然命难保矣。”
公主闻之遂求于上。
帝再视皇子,先赐名为“卓誉坤”、封“雍王”。后上徘徊犹豫再三,方令公主抚养。
接上令,公主谢上,便携雍王誉坤回府,将上之令告知于雍妃。妃闻之,不愿母子分离,乃央求公主求之于上。此事难符宫规,公主难之,终怜妃爱子之心,与之共求于上。
时诸事繁杂,上未尝多思,以人情之故,并幼子初生,便依之。
待大将军回府,公主与之告知此事,将军自是无计抗旨,乃以行宫为禁,不敢轻入。
雍王誉坤被瞒身世,乃以大将军为父,更名“叶潭墨”,暂与母妃居将军府,如此度十数春秋。
叶潭墨初长,深有大志,乃入军营,亲保家国,未尝有败迹。
潭墨于各将帐下为前锋,臣子未明潭墨为皇子,并无偏袒,记其功绩,与其战绩比之略少。
上恐他人疑之,于潭墨无宜,故虽之臣子争宫,未名言也。上封其为“明威将军”,使其自设府宅,锤炼自身,心许日后以皇子王爵之礼待之。
后值秋围,上于猎场见潭墨,虽为父子,却难相认。
潭墨见君,举止有礼,进退有度。
上忍父子难认之苦,先以亲儿为侄。上猎场一见潭墨,愈加疼惜,时时思之。及待潭墨弱冠,上责道长计算,欲迎雍王回宫。
道长算之,曰:“暂不可也。”劝上勿急,待时日可行,自禀于上,迎皇子回宫。
上心虽拒,然为子先从之,封潭墨为“雍冠侯”,以示疼爱。
潭墨虽不知上心,不明实情,依旧叩拜于上,以臣之礼谢恩君上。上亲扶潭墨,劝其以自身为上,切不可再添新伤。
潭墨接旨,更费心保国。
君子以修身齐家为内事,恰逢安勇公府次女静好品貌甚佳,上喜之,便封其为郡主,配于雍冠侯为妻。
娶妻后,潭墨与妻甚是恩爱,倒羡煞旁人。
待到时日至,道长谓之于上,上谓之于臣,臣传之于天下。
潭墨重以“誉坤”为名,生母雍妃已逝,葬之于皇陵。
后,上以雍州之地予誉坤,见潭墨已长,且使雍王携妃镇守封地。
然至路上,王闻太子逝,上心悲痛,又见上喻召回,乃与妃同返都城。
上失长子而大恸,病卧龙榻,诸事交由次子。见上忍病痛之苦,王虽有政事不断,亦亲料君父,不敢稍有携带,然则上之病已如骨髓,虽千番医治,终是难留。
上崩后,王见朝中混乱,以“长幼嫡庶”之礼,以亡太子嫡长子为君,亲助其即位,平朝堂后身退江湖。
新君即位,改号子干,重整旗鼓,以军权予皇叔潭墨,准其返雍州之地。
王洒脱,携妃同游于外,江南塞北,赏其风景,逾二载,方至雍州。
时年雍州碣山有匪徒为患,王亲领兵败之,重修雍州之太平。
王至雍州,修文练武,镇守疆土,其兵耕田亩等策为上所赞,乃适于天下。
妃则为王诞长子,名之“慕靖”。
后南境不安,上乃召皇叔誉坤回都城商议。王领上意,携妻子归都。时妃再孕,世子年幼,速度稍慢。上虽心忧政事,亦谅之。
王入都城,以军事紧要,常居军营,常与上议政,南境增兵,以示皇威。后南江派使入都,上使王亲掌此事,以交好免战为上。王领旨,事亲为,见使者,议和平之计。
因外使至,都城略有混乱,乃有外贼入都,欲伤雍王府世子。幸侍卫以身护主,世子方得无恙。
妃闻之,心忧幼子,乃腹痛不止,时妃已孕八月,婢女急宣产婆入王府。妃难产,血不止,幸得苍天见怜,上德庇佑,乃出一女,母女平安。
初闻此事,王恼怒欲擒贼,后见幼女可爱,名之曰“唯婧”,气消大半,再查案情,诛主使,流女眷,未尝斩杀殆尽,亦为幼女守德所致。
南境突发变故,外使夜离都城,上怒,与王议,责王将兵赴南境,退敌贼。
王领旨将兵至南边,使贼节节败退,查之,非南江之人也,后可与南江继续交好。结束战乱后,王呈文于上,报捷欲归。上得文,大喜过望,欲赏三军,先命王归。
待王凯旋路上,王妃病薨于府,噩耗传至于王听。王闻之甚痛,得病于归途。
王副将戚威无视军规,带王离军营,速回都城见上,求御医诊之。
上责医者医治于王,并责各部安葬妃于王陵。
过数日,王醒,后虽病愈,然记忆全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