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四)春秋史记皆史籍通称
《公羊》庄公七年,“《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霣如雨。”《解诂》曰:“《不修春秋》,史记也。古者谓史记为《春秋》。”此言汉时所谓史记,与古之《春秋》,异名同实也。案孟子曰:“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离娄》下。是《春秋》为鲁史专名。然墨子云吾见百国《春秋》,李德林答魏收书,见《隋书》本传。案《史通·六家》篇,亦有此语。则已为史籍通名矣。《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赵孝成王时,其相虞卿,上采《春秋》,下观近世,亦著八篇,为《虞氏春秋》。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诸家采摭,非徒鲁史,皆称《春秋》;而孔子之《春秋》,称为史记;此《春秋》、史记,异名同实之征也。《十二诸侯年表》,非史迁元文,当经《左氏》既出后人修改,疑为东西汉间人语。《六国表》曰:“太史公读《秦记》。”又曰:“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又曰:“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迄二世。”或曰记,或曰史记,辞有单复,其实一也。《汉书·楚元王传》:刘向言:“汉之入秦,五星聚于东井,得天下之象也。孝惠时,有雨血,日食于冲,灭光星见之异。孝昭时,有泰山卧石自立,上林僵柳复起,大星如月西行,众星随之,此为特异,孝宣兴起之表。天狗夹汉而西,久阴不雨者二十余日,昌邑不终之异也。皆著于汉纪。”纪记同字,其后荀悦著书称《汉纪》,亦犹太史公称秦史为《秦记》也。
《六国表》云因《秦记》,必多秦史原文。其体例皆如《春秋》。《秦始皇本纪》末重叙秦之先君立年及葬处,《索隐》云:皆当据《秦纪》为说。其体例亦与《春秋》同。而墨子书所引《春秋》,体例顾与《春秋》异;见《明鬼下篇》。又《贾子·胎教》引青史氏之记,乃典志之伦,而亦称为记,则《春秋》与史记,并为史籍之通名旧矣。窃疑通称史籍为《春秋》者,乃鲁人之辞。盖以本国之史,为凡史籍之通名。而通称史籍为记,其由来实更古。何者?记、志一字。孔子言“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记·礼运》。庄子亦称“《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天下》。皆即汉人之所谓记。其称史记,则易单辞为复语耳。
以史记为史籍通称,南北朝时,仍有此语。《周官·都宗人注》:“都或有山川及因国无主,九皇、六十四民之祀。”《疏》云:“按史记,伏羲以前,九皇、六十四民,并是上古无名号之君,绝世无后,今宜主祭之也。”此史记即史籍通称,不专指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