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tiwanaku
所属地:玻利维亚
年代:公元400年
世居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自古以来就是太阳的“粉丝”。传说太阳神曾亲自降临安第斯高原,在海拔4000米的喀喀湖畔建造了一座雄伟的城市。每年春分,第一缕太阳光总能准确地穿过该城西北角的一座巨石拱门,以示对它的眷顾。因此,这座古城和“太阳门”就成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圣地所在。这个“创世中心”就是蒂亚瓦纳科。
公元400年,玻利维亚人在喀喀湖边建造了蒂亚瓦纳科城。城市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一座快节奏运转的繁忙都市。蒂亚瓦纳科有着自己独特的与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相适宜的农业耕作,居民挖出多条相距16到30英尺宽的渠(有些地方长达650英尺),渠和渠之间用于耕种,渠中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渠中的水还可以调节土壤的温度,保证作物不被冻坏。实际上,这种被证明为非常成功的耕作方式一直被艾马拉人沿用至今。
如今,它的遗址位于喀喀湖以南约20公里处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由重达几十吨甚至数百吨的巨石严密砌成。考古学家在巨石缝中发现了一些小金属钉,其作用是固定石头,据推测,这些金属钉是把金属熔化后再倒入凿出来的石头模子中制成的。
在这里集中着大批宗教建筑、绘画雕刻以及高度发展的古印第安文化。10世纪到11世纪是这座古城的鼎盛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时,蒂亚瓦纳科早已被荒废了两三个世纪,但遗址中的断壁残垣、巨型的石雕像、石碑、绵延的石墙和散落在各处的巨石,都能勾起人们对这块宗教胜地往昔繁荣的遐想。
太阳门是蒂亚瓦纳科遗址中最著名的古迹,它由整块重约10吨的巨石雕成,宽3.84米,高2.73米,厚0.5米。门框的上下左右均布满了轮廓清晰、刀法雄健的石雕神像和各种花纹图案。太阳门上端正中部分有一个维拉科查太阳神像的浮雕。在印第安工匠的巧妙布局下,夏至时太阳准确地沿门洞中轴线升起。
太阳门门口上有4个小壁龛,下部有2个大壁龛,正中门楣镌刻了人身豹头浮雕,头上戴着扇状羽毛冠,双手执权杖,可能是雨神。门楣上人物雕刻居多,24人排成3行,每组8人,手上执棒,上下两排是带翼的勇士,中间一排是人格化的飞鸟。门楣饰带大部分由浅浮雕刻成,而中心人物的脸部、头部和两根权杖则采用高浮雕手法。占据整个人体13高度的方形脸用几何线条勾画,双眼凹陷,既圆又大,鼻子高耸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嘴巴大张,身穿毛皮背心,背心盖到腿部,腰上束有腰带,双臂张开,双手紧握权杖,四指可见。人物身上还饰有华丽的项链、鱼状护胸以及各种衣饰。
阿卡帕纳金字塔是遗址中最大的建筑,塔底平面呈长方形,长180米、宽140米。金字塔不仅气势雄伟,而且讲求粗中有细,在塔身的石板、石块中刻有诸多精美的人形石雕神像。塔身借助于一个小山丘,外层砌上石块而成,塔顶上有几个不同形式的建筑遗址,还有一个类似地下蓄水池的建筑。
金字塔的北部是蒂亚瓦纳科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大卡拉萨萨亚神庙就在这里。神庙周围有一组建筑群,建筑平面均属正方形。神庙遗址是一个长118米,宽112米的大平台,用几吨乃至几十吨巨石砌成的台基和庙墙依然存在。一面长方形的石墙将神庙和其他建筑物隔开。庙内耸立着丰富多彩的石雕、石碑,其中最大的石雕人像高2.4米,重约4吨。
在蒂亚瓦纳科遗址中还有一座教堂,教堂入口处有两尊写实的石雕跪像,一尊高约1.5米,颧骨突出,嘴唇紧闭,束发带上饰有曲线图案。另一尊独石僧像,没有曲线,上下通体尺寸一样,四肢粗略刻出,面部、双手以及手持的奉匾上稍微有一些装饰性凿痕。很明显,这带有早期印第安石雕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