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万恶的旧社会!工厂的老板把我吊起来就毒打…….”焦炀在厂表彰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宣讲着解放前在烟厂里受到资本家们迫害的情景,这段情景在以往的宣讲会里不知道说了多少遍,每当讲到被吊起来毒打的时候那种激动就如同决堤洪水一般,浩浩汤汤地倾泻出来。焦炀把对资本家的深恶痛绝表现得淋漓尽致,与会者不自觉地就被带入情境之中。这一点她早已运用得炉火纯青,几乎每次宣讲会后台下的工人们都会潸然落泪。
就在这亢奋的情绪中,宣讲会结束了,像以往一样焦炀从讲台上下来马上找到侧门等待的关茉芬,然后蹬上自行车一同回家,每当这个时候关茉芬总是要开玩笑般补上一句,“你要是不偷人家的烟,人家能打你么?”
焦炀也习惯了关茉芬的揶揄,每次都补上一句,“谁都有秘密!”。
“你和程学鹏挺合适的,到什么程度了?”焦炀突然问。
“我得去趟厂办,忘了!”突然的问话让关茉芬不知所措,只能找了一个借口跑到厂里的一个小花园里坐着,慢慢地陷入了一段关于自己的回忆之中……
三十年代关茉芬出生在河边上的一个商号里,家境殷实的她小时候随哥哥关宝钧一起读过私塾,哥哥常常趁私塾先生不注意就跑出去玩,整天吊儿郎当的。他是关家长子,父母亲疼爱有加也只能由着他的性子来了。反而是关茉芬认真地把私塾读了下来,识了不少的字。
就这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七岁那年父亲关汉坤染上了大烟瘾,不仅耗尽了家产还死在了大烟馆里。那年母亲关相氏肚子里还怀着关汉坤的第三个孩子,生活一下子变得艰辛起来,无奈之下变卖了家产,为关汉坤办理了后事,然后带着孩子离开了自家的大房子,在河的东边一个叫武德闾的地方找了一个大杂院住了下来。大杂院最深处住着一户孤儿寡母,那家的孩子也是七岁名字叫程友,孩子的母亲是一个善人,健谈又乐于帮人,这一点倒是和关相氏极为相似。关相氏亲切地管她叫“二嫂子”,管她的儿子叫“小二子”。小二子程友虽然出身贫苦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头脑却比其他同龄孩子聪明,经常能做一些小玩意儿售卖补贴家用,周围邻居都非常喜爱这个孩子。
年底寒冬的深夜,二嫂子家的门被关茉芬拍得啪啪地响。
“二嬢嬢,我妈快生了!”关茉芬叫喊着。
“你先回去,做一壶开水。”二嫂子被关茉芬的叫嚷声惊醒,定了定神儿后,便套上衣服就往关相氏的屋子跑去。
经历了一夜,破晓的时候,一个女婴在二嫂子的帮忙下呱呱坠地。这个孩子就是关茉芬的妹妹关茉芳。短暂的欢喜过后,关家迎来了最艰苦的日子,腰包里分文没有,米缸也见了底。关相氏要在家照顾小婴儿关茉芳,大儿子关宝钧又是一个根本指不上的少爷羔子。在二嫂子的介绍下,不到八岁的关茉芳就到了一家英美烟草公司做上了“童工”,就在那一年关茉芳认识了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焦炀。焦炀就是在那一年为了卖些烟卷换钱花,就把烟厂的半成品塞进了自己的棉裤里,准备出厂门的时候被两个“把门儿的”搜了出来,吊在车间里就是一顿毒打。小小年纪的关茉芬被吓得只能老老实实工作,不敢想任何偏的。由于懂得些文字还经常被老板叫去读华文报纸,这一点优势让关茉芬得到了相对丰厚的工钱,就是这份工钱让小小年纪的关茉芬可以养得起一个家。她就这样一直在英美卷烟厂工作着,经历着英美卷烟厂变成日本卷烟厂,接着迎来解放,日本卷烟厂又变成了国营卷烟厂。
关茉芬在二十岁的时候结识了一位中学教师张茗坷,两个人是自由恋爱。张茗坷孤身一人略微穷酸,关茉芬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存续在河的北岸建国道买下了一间带小院儿的房子与张茗坷结婚。
建国道的这间小院子之前的主人是一位文人,屋内挂着几幅字画,还摆着香案和酒柜。临走时屋内的陈设摆件都没有带走,据说是卖了房子拿着钱跑到国外去了。张茗坷只是把没有用的香案搬走,换成了一个写字台,剩下的东西全都保留原样。这种陈设也很符合关茉芬的风格,喜欢文化和文化的陈设。两个人住进新家后生活美满,夫妻俩也非常恩爱。
哥哥关宝钧也在这一年成家了,妻子比自己小了六岁。与关宝钧的吊儿郎当不同,这个妻子非常地贤惠。母亲关相氏腾出了武德闾的房子为儿子结婚,自己和小女儿搬到了关茉芬的新家与闺女和女婿同住,生活得倒也是其乐融融。
几年以后,哥哥关宝钧家已经男男女女地生了一大堆孩子,但是关茉芬的肚子一直也没有动静。关相氏开始催着闺女快点为女婿张茗坷生个一儿半女,可是这一催就是六年。
1956年在母亲的催促下关茉芬一个人来到河对岸的一家医院做了检查。数天之后,关茉芬到医院拿化验单。
“大夫,结果怎么样?”看过病的关茉芬满怀希望地问着医生,心里想的是医生也许开始要给她开方子抓药。然而医生的回答让她大惊失色,根据化验单的结果,大夫判断出关茉芬不能生育,然后经过询问得知她可能就是由于童工时期高强度的工作使得身体出现了问题,在那个年代又得不到很好的调理导致不能生育。
关茉芬一下子蒙了,六神无主下,她只能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自己唯一的依靠张茗坷。张茗坷闻讯后心里也是一阵酸楚。
“没事的,不着急。咱们俩也挺好.......”张茗坷抚摸着关茉芬的卷发安慰着。
※※※※※※※※※※※※※※※※※※※※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赵同斜杠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笔下有余,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怕折腾,才是人生。
微信:tong226 电子邮箱:zhaotong226@126.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著作权)归作者赵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均不得转载或改变其形式进行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