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润与伦理

    (二)利润与伦理若我们认真、仔细、全面地了解泰勒的“科学管理革命”,我们不难发现科学管理和效率运动在本质上是伦理道德体系。设计这些体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纠正工人报酬分配方法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也是为了保证企业承担它对社会负有的责任。
    20世纪60年代以前,企业被理解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组织,除了赚钱,企业可以什么都不用顾及。20世纪70年代初,遍及全球的石油危机使人们首次觉醒,许多明智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的第二目标才是利润,它的第一目标是生存,而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它所依附的社会。从此人们对“企业单纯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的提法产生了疑问,提出了社会责任的观点,即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地兼顾员工、消费者、社会公众、国家的利益,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一观点提出后,一时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企业伦理学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与企业社会责任一起出现在管理教科书中。企业伦理(businessethics)就是要求企业在处理与组织内外部的“人”的关系,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政府和其他公众的关系时,不断改善自己,更有效地满足人们和社会的需要,做一个追求平等互利、诚信经营、尊重他人、关心公益的优秀“社会公民”。随着组织国际化经营的全面展开,如何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开展经营活动,将是21世纪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一般认为,合乎伦理的组织行为应该具备的特征是:遵守国家法律;提倡交易保密、避免利益的实际冲突、避免欺诈,要公平地满足交易各方的合理预期;有责任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杜绝种族、性别和宗教歧视;关心环境保护;尊重个人独立,允许人们做出有关自我实现的选择。
    虽然我们仍听到一些这样的论调:公司的目标除了使股东致富以外,别无他求,但如今这种论调已经落伍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公司已经正式地并且相当严肃地接受了企业伦理道德的观念。1985年,通用动力公司建立了第一个公司道德办公室,从而名声大噪。如今,世界500强中的大多数公司都设立了这类办公室。
    公司的社会责任给组织内的管理者相应地带来了许多有关的伦理问题,比如:那些认为组织的战略目标是不道德的人们自身的责任是什么?他们该向组织的最高决策者提出,还是应该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而立刻离开公司。对于战略管理人员来说,最困难的道德问题也许是在制定新战略时他们应该向谁负责。
    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长期的发展都没有能够提供一种彻底改变我们思考管理和对待管理方式的观念,对于这一点,即使是信息革命,也没有做到。如今,我们面对的核心问题仍然是我们如何获得生产利润、如何赢得和留住顾客,如何有效地管理员工等。我们一直在对最好的实践进行整理和描述,并把它们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实践管理——这就是所有管理科学最真实的目标。
    我们来看这样的三句话:
    企业这种组织形式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创造财富的。
    企业为了创造财富,就必须与他人发生交易关系。
    企业时时碰到决策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哪生产等)。
    第一句说的是企业的使命是为社会创造财富,更加具体一点的表述是企业必须是能使资本带来增值的组织。
    第二句话的背后有两个核心词:必须与他人发生交易关系的“他人”,指的是企业的利益相关人(stakeholder)。有交易关系就会发生交易费用,为了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要求参与到交易活动中的人遵循共同的交易规则,这个规则就是企业(商业)伦理(businessethics)。
    第三句话指的是,企业决策背后的价值观是指导企业经营行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哪生产等)的源头。
    下面我们介绍三个相关的概念。
    1.企业利益相关人
    企业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将会与其内、外部环境中各种主体发生利益关系,我们把这些主体称为利益相关人(stakeholder)。利益相关人指与一个组织相关联的个人或群体,他们持有股票、有表决权,或者能够从企业的日常运行中获得既定的利益。这种关系通常是互利互惠的,即企业与个人、群体也总是利害相关的,企业在运行中需要利用这些利益相关人的资源或影响力。企业的利益相关人分为初级和次级利益关系人,这样分类并不在于其重要性的高低,前者的关系人多建立于市场交易的资源分配机制上,而后者则建立于政府公共政策及社会公益团体资源分配机制上。
    我们可以透过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五力图来介绍企业的利益相关人。
    图4-1竞争五力图注:在企业内部还有两个利益相关人:股东和员工。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处于企业内部环境中的人和外部环境属于具体环境中的利益相关人,我们称之为企业的初级利益关系人(primarystakeholders),具体包括:
    ●员工
    ●股东
    ●消费者
    ●债权人
    ●供应商
    ●经销商
    ●竞争者
    处于企业外部环境的一般环境中的利益相关人我们称之为企业的次级利益关系人(secondarystakeholders),具体包括:
    ●社区
    ●政府
    ●外国政府
    ●特殊利益团体
    ●媒体
    ●支持团体
    ●大众
    2.企业伦理(商业伦理)
    企业伦理是企业与其所有利益关系人所建立的关系及互动时应遵守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或行为规范。从这样一个角度理解,企业伦理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它几乎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样悠久,在商业活动中,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企业伦理实际上一直存在着。在任何时代,商人们都被要求承担起他们的社会责任。企业伦理就是要求企业在处理与组织内外部的“人”的关系时,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政府和其他公众的关系中,不断改善自己,更有效地满足人们和社会的需要,做一个追求平等互利、诚信经营、尊重他人、关心公益的优秀“社会公民”。
    有人认为企业伦理就是不违法。商业活动当然应该合法,企业伦理是关乎个人与组织内在价值的,可以指导企业在法律规范缺失时的决策。在一些特定环境下,法律规范与伦理规范是相冲突的,例如,遵守纳粹德国的法律就不符合伦理规范,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在现代社会,技术进步与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法律相对于一些新兴事物具有滞后性。企业伦理不仅仅是要避免出错减少损失,它还对管理者的任务具有导向性。合法是必要的但仅仅合法是不够的。
    3.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履行的责任与义务,是企业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道义方面的积极参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强制履行的法律责任,也有自觉履行的道德责任。虽然,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述不尽相同,而且对这一道义上的责任应履行到什么程度也意见不一,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大多数人已放弃了狭隘的经济责任观点,而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看作是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道德责任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履行经济责任时要讲道德,不能损人利己;二是除了履行经济责任以外,尚需为增进社会福利做出贡献。企业伦理学所称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是围绕上述两方面的内容展开的。
    借着上面的第三句话:企业时刻碰到决策问题……企业在决策的时候,谋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只要不是丛林法则,其背后隐含着的就是企业赚取自身利润是建立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这个“他人”指的是所有的利益相关人。“企业社会责任”就成了从观念出发来决定行为的企业经营哲学:站在企业的角度,如何看待企业的利益相关人,如何处理与他们的关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哲学逻辑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人是一种共生共好的关系,企业赚取利润不应建立在损害利益相关人的基础之上。有一点必须指出,“商场如战场”这种表述是不科学的,因为战场的规则是零和游戏,而商场规则是非零和游戏,参与者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过去,股东只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回报,今天股东会问“弄清利润怎么来的,我才心安”。
新书推荐: 我,恶女,只训狗不救赎(快穿 1VN) 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 骨科分手后 死后绑定海王系统(古言np) 自愿赠予 HP霍格沃茨男生隐秘数据测评表 阿姜,阿姜(古言,1v1) 驯养 公主病攻怎么也有老婆 那个心机男在钓我:公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