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学习《周易》的门径◎两仪◎
两仪指具有阴阳对立与并存性质的两种因素或事物。其所指天地、男女、昼夜等,或说为阴阳、或说为奇偶、或说为刚柔、或说为乾坤,总之是说宇宙间一切可以二分的事物。
太极生两仪。
天为阳。
地为阴。
阳爻
阴爻
《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一般意义上就可以理解为阴阳,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在“周易”中,“阳”用“
”表示,称“阳爻”;“阴”用“
”表示,称阴爻。
《庄子·天下篇》明确指出“易以道阴阳”。《周易》把世界所有事物及其性质、状态概括为阴和阳两类,表明世界是由阴阳两种物象构成的,喻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刚”、“柔”事物,体现了“阴阳二气”交感消长、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宋代朱熹说,天地之间,您去观察任何事物,没有一个不是有阴阳现象的,万物的一动一静,人的一作一息,都含阴阳的至理。
自然和社会的阴阳事例: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
昼为阳,夜为阴。明为阳,暗为阴。
我们再来看阴阳与地理:
在我国的地名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称法: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如洛阳即洛水之北;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华阴就是华山的北部。
阴阳与人事:男为阳,女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阴阳与其他:上为阳,下为阴。动为阳,静为阴。
人们往往把人的性格和审美取向分别称为“阳刚”与“阴柔”。
《周易》六十四卦共有384爻,其中阳爻192,阴爻192,分别喻示着自然和社会的一切“阴阳”和“刚”“柔”现象。演示着万事万物的发展情状。这三千年前出现的经典,对现代的科学都是适用的,比如阴电、阳电,正极、负极,正数、负数。
◎四象◎
四象是指阴阳消长的四个特征,分别是老阳、老阴、少阳、少阴。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和东、南、西、北。望、朔、上弦、下弦,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也经常被称为四象。四象是《周易》中由阴阳到八卦的中间环节和过渡性事物。
◎爻、爻象、爻位◎
爻
爻,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有六层线条,这些线条称为“爻”,音yáo,《说文解字》解释“爻”,就是相交。如果把万事万物的无穷信息比喻成一个无边的网,那么一个“爻”就是网上的一个交叉点。阳爻都用数字“九”代表,阴爻都用数字“六”代表。六爻相交成卦,其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形迹称为爻象。每爻所居的位次称为爻位,爻位各自有各自的处境和含义。
爻象
是阴爻和阳爻象征的事物及其性质。阳爻象征日、天、男子、君子、刚健等;阴爻象征月、地、女子,阴柔等。
爻位
六十四卦每卦有六个爻,六个爻分处六个等级,称“爻位”。六爻的爻位是自下而上排列的,象征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从低级向高级进行。这些不同等级的爻位都有专称,就是爻名,下面举《乾》、《坤》两卦为例:
……《乾》卦
……《坤》卦
爻位表现了一切事物自低而高、自小及大的发展变化规律,也表现了空间的天地人和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周易》爻序的精妙合理,令人叹服!
……《乾》卦
……《坤》卦
爻位还可以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贵贱、先后的地位和阶段,以古代社会地位为喻,初为庶民,二为士人,三为大夫,四为公侯,五为天子,上为已离职的太上皇。
六爻一卦,下三爻称“下卦”又称“内卦”;上三爻称“上卦”又称“外卦”。
八卦符号由阴阳爻画三叠而成,前人告诉我们上画象征天,下画象征地,中画象征人,天、地、人即为“三才”。而在重卦中,则以上、五两爻象征天,初、二两爻象征地,三、四两爻象征人,亦具“三才”之义,别称“三材”。
《乾》卦……
◎卦、卦名、卦象◎
卦,有单卦和重卦之分。由三个爻重叠组成的称为单卦或小成卦,如:
《乾》卦
由六个爻重叠组成的卦称为重卦,或大成卦,又称“复卦”,如:
《乾》卦
每一卦都有名称就是卦名,如乾、坎、艮、震等。每一卦都有象征和寓意作用,如乾象征寓意为健天,艮象征山,寓意为止,震表示雷,坎表示水,等等。
单卦有八种,称为“八卦”。
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乾
象征天;坎
象征水;艮
象征山
震
象征雷;巽
象征风;离
象征火
坤
象征地;兑
象征泽
八卦取象
八卦的取象,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天和地,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水和火,一个往上升一个往下流;风和雷都是运动之象,山和泽是静止之象。风和雷一刚一柔,山泽一凸一凹。风和雷在天,山和泽在地;风雷中有电火明灭,山泽之中又有水气沉浮:八卦错综变化,构成这个生机勃勃多彩多姿的世界。
再对比一下八卦的卦画和它们象征的事物,也令人觉得十分微妙:由三个阴爻组成的“坤”,又极像虚怀若谷,厚积、重负的大地之德;“离”卦如同火焰,刚中有柔;“坎”卦又是恰似水流,柔中带刚;“巽”卦像是晴空下流动的风;“震”卦又像是载着雨水的雷;“艮”卦象山外干而内湿;“兑”卦像湖泊一样下干而上润。
六十四卦
八卦两两相重,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卦名有三种情形:
第一,自相重叠而成的卦,名称不变。例如:乾
与乾
上下重叠而成
,仍称“乾”。坤
上下重叠而成
,仍称“坤”。依此类推,兑上兑下
仍称兑,离上离下
,仍称离,坎上坎下
,仍称坎……
卦爻辞为“童蒙求我”以称为蒙卦。
第二,异卦上下重叠而成的卦,卦名多取卦爻辞中代表性的为之。如:坎下艮上,而成
该第三,以现象或事理命名的卦,卦名不见于卦爻辞,如:“大有”,“中学”,“既济”等。
清楚八卦的象征,熟练背诵经的《八卦取象歌》和《卦名次序歌》。
宋代朱熹在《周易本义》一书中有一首《八卦取象歌》和一首《卦名次序歌》,希望读者能够背诵:
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
坤六断;
震仰盂
艮覆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
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卦序
卦序是指卦象的排列次序。八卦排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顺序排列,称为“文王八卦次序”,又称为“后天八卦次序”;另一种按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排列,称为“伏羲八卦次序”,又称“先天八卦次序”。
今本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从《乾》、《坤》两卦开始,到《既济》、《未济》卦终篇。
八卦的卦序称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六十四卦卦序称为:乾卦第一、坤卦第二……未济卦第六十四。
……先天八卦方位
八卦表示八方:乾正南,坤正北,离正东,坎正西,震东北,兑东南,艮西北,巽西南。这种方位排列法称“先天八卦方位”,又称“伏羲八卦方位”。
……后天八卦方位
离正南,坎正北,震正东,兑正西,艮东北,巽东南,乾西北,坤西南。这种方位排列法称……“后天八卦方位”,又称“文王八卦方位”。
◎卦象与卦德◎
卦象的符号是一定的,如单卦
重卦
等,但是每卦的象征物除了天、地、风、雷……以外还可以是具有相近属性的各种事物。卦的属性称为卦德。象征物和象征意义,其象征物为“卦象”,象征意义即属性称为“卦德”。例如:乾卦象征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乾卦的卦德;坤卦象征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坤卦的卦德。又比如:震卦象征雷,其卦德为动;巽卦象征风,其卦德为入。
卦象与卦德表
◎《周易》中的爻位占断◎
“吉”字,其义为“好”,为“善”,为“得”,总之是吉祥如意。但是在《周易》中,一种行为的结果是否“吉”,通常是因时、因人、因事而异的。表现形式有“吉”“中吉”“贞吉”“大吉”等。
“利”字,其义为有利、宜于、利于等。“利”主要是提示人们怎样做好,怎样做没有好处。表现形式有“利”“无不利”“利见大人”“利涉大川”等。
当位与不当位
卦象六爻的位次有奇、偶之分,即阴、阳之别。初、三、五是奇位,也就是阳位;二、四、上为偶位,也就是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都称为当位,又称“得位”。古人以为得位之爻象征事物发展符合规律或人处在相宜的地位、环境,具有发展前途。
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位,称为不当位,又称“失正”、“不得位”。如恒卦,初六、六五两爻为阴爻居阳位,故不当位;九二、九四两爻为阳爻居阴位,故失正。不当位之爻象征事物发展背离正道、违反规律或是人处在不相宜的地位和时间。
在《周易》中,得位之爻多吉利,失位之爻多不吉利,但也不是绝对如此,要看具体情况的变化。当位时要注意守正防凶,不当位时要努力趋正求吉。
《咸》卦
如《咸》卦,六二、上六两爻为阴爻居阴位,所以是当位;九三、九五两爻为阳爻居阳位,也是得位。
中、中正
中国文化推崇“中”,《周易》即十分典型地强调“中”的思想。
六爻的二爻和五爻分别居下卦之中和上卦之中,这都称为中位。爻处中位谓之“得中”、“居中”,简言为“中”,中位象征着人和事物坚持中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得中优于得正,故《周易》中二爻、五爻多吉利之象。
刚指阳,柔指阴。凡事阳爻居中位,谓之刚中,象征具有刚健而适中之德;阴爻居中位,谓之柔中,象征具有柔顺而适中之德。
如果阴爻居二位,阳爻居五位,既得“中”又得“正”,称为“中正”。在《周易》中,中正之爻尤为善美,象征事物发展到最佳状态,具备最为良好的发展条件。
李光地《周易折中·义例》云:“刚柔中正不中正之谓德。刚柔各有善不善,时当用刚,则以刚为善也;时当用柔,则以柔为善也。唯中与正,则无有不善者。然正尤不如中之善,故程子曰:‘正未必中,中则无不正也。’六爻当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则吉者独多,以此故尔。”
《乾》卦
如《乾》卦,九二、九五两爻得中,而且九五阳爻处于阳位既“中”且“正”,这在《周易》爻中是最美善的象征。
本卦、变卦和变爻、静卦
占筮最初时所得到的卦即为本卦,或称正卦、原卦,古人也叫贞卦。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记载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陈侯最初所得观卦即为本卦。
变卦又称“之卦”、“动卦”,指一个卦因一爻或多爻的爻动爻性发生变化而成为另一个卦象。例如,乾卦,九二爻由阳性变阴性,即变为同人卦。如《左传·闵公元年》记载说:“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比卦即为屯卦的变卦。
变爻也称为“动爻”,指占筮所得的本卦中具有可变性的爻,或称老阳爻、老阴爻。某一爻或几爻由阳变阴,或由阴变阳,卦象也随之改变,即为变卦。例如,屯变比,就是因初九爻由阳变阴而成,初九爻即为变爻。
如果所占得卦象中没有变爻,各爻都是静止不动的,就是静卦。
错卦
把一个卦的各个爻的阴阳性质反转过来(阴变阳,阳变阴)求得的卦就是错卦。错卦又称为“对卦”,也称为“旁通”。《周易》六十四卦中根据旁通关系排列在一起的卦有:乾与坤
、颐
与大过
坎
与离
,中孚
与小过
综卦
一个别卦的卦象从下到上颠倒过来,成为另一个卦象,称为综卦,又称“覆卦”、“反卦”。例如,屯卦
,倒过来即为蒙的卦象
;泰卦
,倒过来即为否的卦象
。反之亦然《周易》六十四卦中共有二十八对覆卦,也就是说有五十六个卦可以颠倒过来成为另外一个卦象。由于两卦卦象互为颠倒关系,所以覆卦又叫反对之象、反卦。卦象“反对”之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均两两相邻而排在一起。
综卦(覆卦)的简单识别方法是:先看到一个卦象,然后到对面(身体转180度)再看这个卦象就是综卦了。
互卦
一个卦除初爻和上爻外,取其二爻、三爻、四爻组成一个单卦做内卦,称为“下互”,再取三爻、四爻、五爻组成一个外卦,称为“上互”。也就是说,《易》卦六爻之间,除初爻、上爻外,中四爻又有相连互交的卦包涵其间,称为“互卦”。下面举《屯》卦
为例:
卦主
《周易》六十四卦的每卦六爻中,有为主之爻,即一卦中构成一卦特征或决定一卦吉凶大义的主爻。例如,复卦
六爻,初九为卦主;乾卦
,九五为卦主;坤卦
前人或称为主卦之主。成卦之主、主卦之主都可以有两爻,如泰卦
中九二、六五两爻既是成卦之主,也是主卦之主。六十四卦的《彖传》中一般揭示出卦主所在。
李光地《周易折中·义例》云:“凡所谓卦主者,有成卦之主焉,有主卦之主焉。成卦之主,则卦之所由以成者。无论位之高下,德之善恶,若卦义因之而起,则皆得为卦主也。主卦之主,必皆德之善,而得时、得位者为之,故取于五位者为多,而它爻亦间取焉。其成卦之主,即为主卦之主,必其德之善,而兼得时位者也。”
两爻的承、乘、比、应
在《周易》卦的六爻之间相互关系中,由于各个爻的位次、距离和性质的不同,会出现承、乘、比、应等不同的相互关系,这里先来讲承和乘。
凡是下爻紧靠着上爻时称为“承”,就是以下承上,指的是下者对上的关系,有承受、顺从之意,主要讲的是阴爻上承阳爻的情况。此时,阴阳“当位”之爻相承多吉,“不当位”之爻相承多凶。
凡是上爻凌驾下爻叫做“乘”,一般指阴爻位于阳爻之上的情形,阴乘阳,象征小人欺凌君子,女子凌驾于男子之上。乘刚的阴爻多不吉利。
“比”是指六爻之间的两爻相邻的关系。如初爻与二爻比,二爻与三爻比,三爻与四爻比,四爻与五爻比,五爻与上爻比。两爻相比,象征着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两爻相比有时也呈现出“承”和“乘”的现象。
“应”是指六爻之间处在下卦的三爻与处在上卦的三爻两两交感对应。对应的两爻,如果是一阴一阳,可以两相交感,称为“有应”;如果对应的两爻都是阴爻或都是阳爻,这样就无法交感,称为无应。这很像物理学中电磁学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
乘
阴爻位于阳爻之上,称为“乘刚”,象征小人乘凌君子,女子凌驾男子,爻义往往不吉。
比
两爻相邻称为“比”,象征事物处在邻近环境中的作用与反作用,可通过两爻的承乘关系加以分析。
承
阴爻位于阳爻之下,称为“承”,象征卑微者(柔顺者)顺承尊高者(刚强者)。
应
“应”是指六爻之间处在下卦的三爻与处在上卦的三爻两两交感对应。象征着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与矛盾、对立的运动规律。
《易经的智慧》无错章节将持续在完结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完结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