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想象应直面瞬息
1
我害怕我自己的想象,它一次次把我拖到疯狂的边缘。
但人是多么顽强地执着于一点。这一点是不堪忍受的负担,也是生命的方舟,它漂浮在无限可能的迷茫里。
2
我从无边的黑暗走来,向无边的黑暗走去,只有想象投射给我一片光明。
3
想象带给我多少创造的快乐,也带给我多少濒于绝望的痛苦。
4
一位朋友向我谈到安娜·卡列尼娜之死。使安娜走向死亡的最后推动力,是安娜对渥伦斯基的想象。
我惊异于这位朋友的敏锐。
我是女人,我才深知这疯狂了的想象有何等真实的力量。
5
要净化一下想象的毒素,不要让它使自己飘浮而回不到平实的大地上。
多一点毅力,少一点想象。在这个世界上需要的是强力。有强力才有理解,没有强力,顶多给你一点同情。人们是并不需要同情的。
6
在想象的成分中,如果联想占了主导地位,那么想象就不再是想象。或者更准确地说,联想削弱了最高的想象,即创造性想象,只有创造性想象才是可以不断超越自身的。
而联想其实是在恐惧中巩固已获的经验,形成积淀。这种联想只是一种自我夸大。
7
费雯丽死于自己的想象。无数富于想象的女人死于自己的想象。
富于想象的女人,你是多么脆弱!
我能从这想象中走出来吗?
8
无论是在纯然的想象里,还是在纯然的真实中,无数女人真实的命运簇拥着我的想象,悲惨而辉煌。
问题在于,保留想象,又不脱离真实的大地。
9
想象,我用整颗心承担着你。
10
想象如果离开生存之根,就会飘浮得漫无边际。
11
想象如果只在细节和语言的表层展开,充其量只能造成情调,却达不到思的深度。
想象,也是应该能拔地而起的,不能拔地而起的想象,归根结底还是想象的无力。
12
在还原的混沌中升起的想象,是真实而可宝贵的。
13
在想象的两头,是想象的先验和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
人不能没有想象。
但人又不能不超出想象寻求人和生活的真实或返回到想象之光。
14
有缺欠是真实。
错位同样是真实。
人承认有缺欠是不难的,因为承认有缺欠同时也就认定依然有美好的东西。承认错位却是难的,因为承认错位就是承认无可挽回地全盘错了。
这是一种超出绝望的绝望。
在绝望中,人面临着想象的失落,结果原本是附着于这想象的。于是人还可能编织新的想象,将希望的结果附着于这新的想象之上。
在超出绝望的绝望中,一切都破碎了,时间、记忆、想象,最后是重建完整的誓言和期望。不再会有结果。或者结果从来就在那里。它从一开头就是自行证明的。
但生命却仍然被什么支撑着。
但想象,却仍然在想象着,在想象的先验里。
生命仿佛在坍塌的那一刻里还原到了原初的混沌中。那里没有原因,没有结果;那里不再有方向,不再有沿着某种方向延伸的希望。
生命就是生命。
15
玄想飘浮在空中。
梦想才是深深地沉落。
只有在常态生活的断裂处,诗情的涌现才不再是对现实浪漫的高扬,而真正是在现实的虚空里挣扎着的痛苦的梦想。那里有期待,有惶惑,有恐惧,有突然失去在世界中位置的失重的感觉。
新的地平线是从那里升起的。
16
梦想不同于理想,它带有梦幻、想象的性质。它不像理想那样具有明确的、指向将来的目标;它要朦胧得多,自由得多,切近得多。甚至它直接就是现实的虚空和否定力量。它就是现在,是现在我和现实的关系,而不是将来;但它毕竟又是对将来的一种自由趋向。
17
梦想是现实自身的虚空和界限。它可以让人躲避、喘息、不安、思索、积聚……总之,它蓄发而蕴变,是生成和运动的源泉。
现实,这个在空间中展现出自身界限的既定存在,已是幸与不幸或中间状态的混合体。梦想则渗透其中。无论在哪一方面,它都是对现状的否定和超越。它看起来不真实、不现实,但在巨大的现实面前,它却显示着不可遏止的虚无化力量,即现实是不现实的,存在是消失着的……唯有它,才是运动着和生成着的现实。
18
混沌是无时间性的,因为还未进入。
时间刚萌生时,没有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就带有时间的方向性。
进入方向时,时间才真正开始。
19
重复是无时间性的。重复已进入空间,是在空间中遇到了阻力。
20
瞬间的把握是无时间性的,它达到永恒。
21
在逻辑和想象的背后,还原的混沌才是更真实的,虽然它黯淡。
22
只有在常态的沉沦生活出现裂口时,人才可能落入真实的内心体验中。
只是在这种体验中,时间才在回溯下沉积为一种可触摸的、实在的东西。它一方面挤压着你,使你无可逃遁;一方面,同时为你启示着新的空间,那是由心灵的空间蕴含着的外部空间。
23
毫无疑问的,人的生存性就是时间性,然而如果没有时间的中断,人就无法体验时间,就像没有生命的边缘状态人无法体验生命一样。
真正的回忆和想象,都是时间的中断,是生命在对生命的追溯和憧憬中走向生命的边缘状态。
24
想象,如果仅仅只是与时间性相联系,它往往逃脱不了落入逻辑窠臼的命运。在逻辑的窠臼中,它的空间的跨度同逻辑空间一样,只是时间形态的复制。
只有在直面瞬息从而敞开生存的深层空间时,想象才能通过隐喻重建整体。
25
想象是感觉升腾的翅膀。想象不能脱离感觉,感觉也不能没有想象。
感觉是整体性的。
想象却可能是单一单向的,即可能是有方向的。有方向就有时间,就有逻辑。有方向的想象使期待着感觉的情绪违背它的初衷,进入逻辑,或说被逻辑所裹挟。这种被逻辑所裹挟的、破坏性的情绪,反过来支撑着、推动着想象,使想象成为疯狂了的想象。
26
不管过去和将来怎样颠来倒去,只要保持某种连续者,就没有瞬息的地位。在连续性的关系中,可能有现在,但不可能有瞬息。因为瞬息一定是连续性的中断。所以,瞬息启示无。非创造性的生活是不可能有瞬息的体验的。
27
时间上的无限是善的,有因果,有限制,有合理性,它表现为线形与环形两种。而空间上的无限是恶的。因而空间是比时间更可怕的领域。时间是逻辑性的,空间则是非逻辑性的。
瞬息,才是时间向空间转换的真实性、敞开、新领域等。
28
想象是为了进入瞬息。
将已有和可能有的放大,只能是时间表象上的弥散或重复。它造成生存敞开的假象,或不如说,这种想象是双重遮蔽。
但是,这种想象如旋风,对当事者是双重遮蔽,对反思者或超越者,或许它能接近超出时间表象的瞬息而进入深层空间。于是“想象——超出——瞬息”就可能是时间与空间的中间环节。旋风的中心是平静的,那一定是超出了什么。
29
超出了想象的想象,是比任何事实更持久的真实。
30
人的回忆,这种既属于精神又属于物质的现象,是较之人的遭遇更为神秘的。人不断地累积着记忆,也不断地遗忘,谁又能说清,回忆,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以什么为契机,怎样地发生。
31
或许唯其有遗忘,回忆才是可珍贵的,甚至才是可能的。
遗忘像死亡一样更新着人的生存。人会遗忘许多的人和事,人不能不遗忘许多的人和事,为着不把历史变作负担。遗忘是人的生存本能,如同更新是人的生存本能一样。所以有人说:人没有遗忘是活不下去的。
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只能死一次,却会遗忘无数次。
于是遗忘成为人先行入死的象征,而回忆总应该和新生连在一起。
32
有一种遗忘,它不是真的消失,而是一种潜抑即更深的存在。真正的回忆正是从这种遗忘中生长起来的。
这种遗忘或者是一种强制性造成的,和禁忌相联系,即和生存的恐惧相联系,用恐惧的否定形式表达着复活记忆的欲望;或者是用表层的不动声色覆盖着深层的激情,说不定在哪一个瞬间,回忆就会打断表层的时间锁链,在常态生活的断裂处涌流出来。
33
除了真的消失,除了强制性遗忘,还应该有一种遗忘,即用美丽的想象的光圈把事实变得虚幻,从而实际上将事实遗忘掉。
34
人们是那么容易沉湎于生活的常态,在日常的、沉沦的生活中随时间流去,在时间中却没有时间的意识。更具体地说,自然时间总是均匀流逝的,当人们只是生活在自然时间中,即使有过去、现在、将来的抽象时间概念,也仍然不可能真实地体验到时间。
只有常态生活的断裂,文明累积起来的包裹着人的层层外在的社会关系在断裂中脱落,内心的时间节奏和外在的时间节奏骤然脱节,人真实地直面自己,在回忆、想象、期待中逗留于自己心灵的空间,时间,才挣脱过去的因循惯性、将来的虚幻性和现在的遮蔽性的常态,进入当下、此时、瞬息。
35
当下,亦即此时、瞬息,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即不是那种以现实性的刻度为标志的时间概念,否则,它就消失在时间的链条中了,成为当下(此时、瞬息)的遮蔽。它也不只是流动、返回,即不只是凝结过去和未来的那一点,因为仅仅是时间的线性的回复,仍然达不到当下的敞开。
当下、此时、瞬息,直接关联着人的存在的直接性和人的心灵最深处的东西。
它是深层心理时间的注入,是生命整体的直呈、涌现,因而是一种时间的空间化。
它凝结着时间亦即生命的回溯与超越、扩展与深化,是心理时间和历史时间的直接转换,是创造即新的东西的生成。
回忆或想象,只有在这里才能获得它的形而上的意义。
或者换一个角度说,只有从当下、此时、瞬息的角度,亦即从时间的空间化和新的东西生成的角度,回忆或想象,对于人的生存才是有意义的。
36
体验,是把生命整个地投入生命之流中达到时间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统一。
是生命的直觉。
是历史意识的生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