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流水不流
画家形迹
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号梅庵,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善花卉、木石及杂画,为清末写意花卉开山之祖。唯兀傲,辄嬉笑怒骂,诗文皆务奇而使人骇愕,由是不谐于世。而书法、刻石更是卓绝一时。有《四时果实图》、《花卉册》等传世。
梅 清·赵之谦
读画片语
据说,赵氏喜梅,自号梅庵。
这幅墨梅图,与其说是画,还不如说是书法更合适。因为画面上,作者用了三分之一画梅,却用了三分之二写字。但恰如此,方显出他的与众不同。
在文人画中,书和画,本就是二名一体的。
禅诗偈语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善慧大士
一缕禅思
一般人对于虚实、动静、有无、闹寂……这些所谓对立矛盾的现象,都有了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式,并且以此为标准,来判断耳闻目睹的一切。但人们的这种常规性判断,却可能是“颠倒见”,是靠不住的。
“空手把锄头”,明明两手空空,却又拿着一把锄头?
“步行骑水牛”,是步行还是骑在水牛背上?
他确实是空着手的,但却又真的拿着锄头。他真是步行走着,但他却又骑在水牛背上。这不是在发高烧,说胡话,而是要人们从常规的思维逻辑和判断中转过身来。若以常规的思维和判断,这一切绝不可能,但当你一旦超越了常规思维的约束,就会发现潜藏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的那个“真我”,就会明悟“原来竟如此”。那个真我是没有“六根”的,是清净的。所以“空手”可以“把锄头”,“步行”也在“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同样是对常人动静观念的一种颠覆。人们认为是“动”,他却从中见到了“不动”,人们说“静”,他却又看到了“不静”,所以就“桥流水不流”了。
常人之所以是常人,就在于不能或不敢打破惯常的思维模式,不敢对多数人认同的东西说不。那些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可能恰恰是最荒谬的部分,是错误的核心,是佛家说的“颠倒见”。
禅的实践者、解脱者,一定是打破这种“颠倒见”的人,而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