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都是为了银子......?!”
唐卫轩的语气中,像是充满了难以压抑的愤怒。这才猛然想起,当初朝廷上的传言,沈惟敬最初不过是浙江嘉兴一市井无赖。只是因其会说倭语,才在战事最初爆发后,渐渐从朝廷欲行缓兵之计的一枚“弃子”,借助其长袖善舞、巧言如簧的才能,往复游走于大明与倭国两军阵间,最终成为了大明与倭国议和中,举足轻重的主导之人。这几日来,自己竟然几乎忘了这一点。更没有想到,事情最后的真相,竟会如此的简单。乃是沈惟敬与小西行长这两个商贩出身之徒,为了牟取私利,而不惜蒙蔽朝廷君臣,所撒下的弥天大谎......?!
一瞬间,唐卫轩头顶青筋暴露、愤恨交加。当初朝鲜战场上洒下了多少大明将士的鲜血,而这场战争的结局,居然就被沈惟敬与小西行长轻易操纵、视若儿戏,变成了一场欺上瞒下的闹剧!
“对。就是为了银子。”
而面对着脸色涨红、愤愤不平的唐卫轩,沈惟敬的回答,却显得平静如水。烛光映照下,其脸上不仅没有丝毫的愧色,甚至,语气中还隐隐透着底气十足的豪迈。面容间,仿若当年易水河畔的荆轲,带着一去不复返的慷慨与雄壮。
唐卫轩只觉得掌心下意识握紧的拳头,此刻正嘎吱作响,但仍压抑着挥拳而上的强烈冲动,逼着自己继续弄清所有的真相,于是,只有咬着牙追问道:
“沈大人,你就是为了银子,所以,就不惜欺君卖国?”
“哈哈哈哈......”
谁知,沈惟敬却忽然仰面大笑起来,只是,笑意中却没有丝毫的得意,反而透着一股难掩的孤寂与凄凉。比起唐卫轩原以为的小人得志,倒更像是无人体会的无奈自嘲,随着笑声渐去,才听沈惟敬缓缓言道:
“想必,后世也会有无数人如你这般,将沈某如此唾骂吧。的确,欺君之罪,确有其事。这一条,沈某并不否认,也无可否认。但是,你说沈某卖国、出卖大明,呵呵......”
沈惟敬忽然话锋一转,冷冷笑道:
“那议和诏书想必此刻就在你手中。何不翻开一看,仔细找找,也帮沈某指一指,到底诏书中何处,是我沈某出卖大明的罪证?”
“这......”
见沈惟敬对于欺君罔上爽快地供认不讳,但对卖国一事,却言之凿凿地矢口否认。唐卫轩此时也从前一刻的激愤中再度冷静下来,之前自己也不是未曾细细想过,虽然始终未能完全想通,但论沈惟敬卖国这一条,似乎确属牵强。仿佛,在其看似“欺君卖国”的背后,还有着自己未曾了解到的更深一层的真相。
看唐卫轩有些语塞,沈惟敬冷笑过后,更是愤愤言道:
“即便是这欺君......呵呵,偌大的朝廷,愚昧不堪、眼界狭隘......不欺,又何以成大事?!”
此言一出,更是让唐卫轩眉头紧皱、倒吸一口冷气,忍不住重新打量起说此大逆不道之言的沈惟敬:心中更是由衷地感到,自己似乎从来也没有看懂过,眼前这个骨瘦如柴、手无缚鸡之力,但其所行俱是事关大明、倭国之命运,所言也总是语出惊人的家伙。
单听此话,似乎其不仅对于朝廷有着诸多的不满,甚至,更让人隐隐觉得,其此番瞒天过海、恐怕所图非小。莫非,除了单纯捞钱外,沈惟敬还有着什么惊天的图谋?!
唐卫轩深吸一口气,觉得自己方才的定论不免下得有些过早,但也素知沈惟敬向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间,往往便可颠倒黑白。因此,对其也绝不能轻信。看来,还是要等其倾囊相告之后,再做判断,也为时不晚。
而此刻,沈惟敬的情绪似乎也已逐渐恢复,但仍带着感慨的语气讲道:
“事已至此,纵使前面终是身败名裂的万丈深渊,沈某也依然无悔。因为,旁人,也包括你唐百户在内,根本不了解这背后的真相。”
听到沈惟敬像是终于讲到了最为关键之处,唐卫轩立即打起了十分的精神,准备洗耳恭听。只见,沈惟敬身在狭小的车厢内,目光却像是已投出了万里之遥,缓缓言道:
“不过,却并不仅仅是此番议和的真相。而是,这白银与大明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