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北京城使臣告变 衡州府三桂称尊
三桂说罢即回藩府,立即催使臣先行起程回京。一面布置各事,以其婿郭壮图留守云南。并下令属员道:“老夫老矣,行且戍边,唯军旅之事,以升平以来久失训练,明晨当于郊外大阅兵,违者即按军法从事。”
到了第二天,清早起来即响动鼓角,整齐队伍,军容甚盛,先到达郊外。三桂披挂铠甲,坐骑骏马,直驰郊外而来。中央挂大旗一面,三桂在马上默祝道:“如我此次得成大事,有至尊之望,须射中红心。”连发三箭,都中的,三桂大喜。但念自己栖闲已久,怕三军以为老迈,须以武力示之。那时场中先设一案,三桂先下马坐定,凡长枪大戟,画甲雕弓,环列左右,以示声势。令人准备各项武器,三桂复飞身上马,独驰数回,每一回即飞马上,接一件武器,运转如飞,风驰雨骤,英武绝伦,三军都为色变。操练之后,三桂下令,明日起程,都在郊外聚齐。
第二天早晨大军环集,诸将也全装贯甲,先期而至。次后三桂到来,即率诸将再拜永历皇陵。三桂并穿方巾素服,在陵前再拜痛哭。自夏国相、马宝以下,都随之而哭,伏之几不能起。三军也均感动,同时下泪,哀声震动远近。
三桂至此,知众人皆怀异志,即命前队先行,自拥大军继后而行,由郭壮图率诸官送至城外。每日只行二三十里,即已驻扎。约数日后,即称病不起。两使臣虽然先行起程,仍沿途逗留,以窥三桂动静。见三桂拥兵不动,乃互相计议,以三桂此次移镇,果其心志无它,自可待命归朝。现在既拥大兵而行,其意已不可测;又托故不进,显然必有异心。
两使和巡抚王之信先后亲至三桂榻前,催促词色甚为严厉。三桂仍坚卧不起,日唯寻医诊脉,以掩人耳目。到了那日,诸将会集,齐至三桂榻前问安。三桂道:“孤此病乃心疾也,药不可为矣。”诸将道:“大王心疾,究从何说起?”三桂摇手叹道:“孤负恩明室,引敌入京,至今犹耿耿于心。自此身经百战,为国家开拓疆土,虽有负于明室,而已有大功于本朝也。现在朝廷命我移镇,是疑我也,疑我必杀我矣。”
诸将听罢,即愤然道:“大王究有何罪,而朝廷乃欲杀之?我等感大王恩遇,断不忍舍大王,愿大王明以告我。”三桂道:“关东实无别事,何用移镇?此次调离老夫,必有深谋。两使臣必知之,因此敢藐视老夫与诸君也。现在前队虽至湖南,而老夫尚在滇省,即如此虐待,一旦孤身入国门,老夫岂有生路?”诸将听罢,都怒发冲冠,那时马宝在旁,早会三桂之意,即道:“看使臣光景,不杀吾等不止。若马某则断不能敛手待毙也。”说罢,各人都道:“我们也断不肯死,愿大王教导。”夏国相道:“诸君不必躁急,凡事须从长计议。今日非我们负朝廷,实朝廷负我们也。人非土木,谁能忍耐?今日之事,唯有反了!”三桂急自掩其耳,离座而起曰:“再休乱言!免累及老夫。”唯诸将听得三桂之言,哪里肯听?都忿忿而出,各人互相传布,都说吴王此行,必不能免,吴王若死,朝廷必斩草除根,连自己也不能完全了。一传十,十传百,互相嗟叹。
马宝见人心大动,反向部下说道:“今日若死里求生,唯有反了。奈大王不听,实为可惜,不知诸君之意若何?”那时军校都愤然道:“我们心志已决,便是大王不从,我们也反。”马宝道:“不如逼大王,使不能不反,较为上策。”
三军听罢,都以为然,便一声呼喝,约有千数百人,直拥至抚臣行衙,把府衙重重围住。直进衙里,先寻巡抚王之信,一刀两段,先结果了性命,即割了首级,呼啸而出。回营后,大呼道:“抚臣欲谋杀大王,并及我辈,我们已诛之矣。今日之事唯有作反,能从我们的人,可即来。”
这时使臣凌辱及巡抚威逼,都已传遍各营,又自三桂哭陵之后,军心已变,各军一听说此语,都踊跃愿从。即由为首的持巡抚首级往见三桂,三桂见了,装作大惊,顿足大哭,以头撞地,几至失声。即谓诸人道:“抚臣乃朝廷命官也,你们如此,是杀我也。朝廷必然加罪,孤岂能幸免乎?孤固不能幸生,即一家三百口,也同时不保,恐怕你们一转身也都完了。从前无事,犹欲杀孤,况现在更杀抚臣乎?”说罢,更放声大哭。诸将齐道:“大王不必介心,唯有反了!我等决无悔心。”
三桂听罢,即霍然站起,谓诸将道:“事势至此,已无可如何。诸君不欲举事则已,既欲举事,立即便行,不宜因事以取祸也。”诸将闻言,都应声动地。三桂便部署诸将,先令囚置两使,并令以抚臣王之信的首级祭旗。其妻闻变大惊,急驰至军前,抱三桂之足大哭道:“大王此行,杀吾儿矣。”言时以头撞地。因三桂之长子在京,方为额驸。
那时三桂听得,也动起父子之情,随之下泪。随谓其妻道:“孤亦不得已。欲存吾儿,必杀吾身。且为诸将同情相逼,以孤若见杀,诸将也不能苟存,因此不能以吾儿一人,而误诸将性命也。”诸将闻言,也为感泣,交相劝慰,其妻始含泪而退。
新使王新命早知三桂必反,乃预先逃遁。那时已逃至衡阳,听得三桂举兵之耗,大惊,便驰赴入京,日行七百里,计程五昼夜,已到达京城,到兵部衙门时,已神昏气厥,扑倒大堂之上。兵部大臣听得,立即出堂,进以汤药,问其原故。王新使气喘言道:“三桂反了!抚臣被杀了,使臣被囚了。”只说得这数句话,已不能再说下去。徐徐又说道:“现在三桂已传檄四方,吴军已将到湖南。”兵部大臣听得,立即奏知朝廷。
朝廷得知此事,真是异常震动,立召诸军机大臣商议。因吴三桂久经战阵,部下能员极多,且他的羽翼又遍布各省,固不难望风响应,因此得了此耗无不惊慌害怕。有献议以吴三桂的羽翼遍布各省,须先行除去的;有献议以京中大员多三桂旧交,怕其互通消息,宜先谋除绝根株的。唯康熙帝以为不然。因如此办法,反致人心激变,事更难定,便立意一面发兵调将握守险要,以待三桂;又拜川湖总督蔡毓荣为大将军,防守四川、湖、广;再以赖培为大将军,防守长江一带,并降谕各省督抚提镇,以固疆土。
这谕一下,各省都如风声鹤唳一般。三桂自举兵之后,即传告四处,欲鼓动人心降附。凡各省大员平日与他有往来的,都布告自己起兵原由。自此布告发布之后,闽省耿王,粤省尚王之子,都从令反正。那贵州提督李本深,本为孙可望劲将,自降清之后所向有功,乃得保为贵州提督,平日已与吴三桂互相往来,至此听得吴三桂布告,先已归附,举兵同反,其余各省响应的尚多。那时三桂已到达衡州,见四方响应,心中窃喜。唯诸将以既举大兵,不可一日无主,纷请三桂即位称尊。三桂本欲先立明裔,以饰人心,唯于缅甸一役,颇难解说,因此乃有称尊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