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就要开工了,家里的一切事物要先打理一番,免得日后没有时间,顾东顾不了西。先去沟里割架条吧!丽听说后非要跟去看看山。想想就是那么的可笑,本来就住在大山里却要看山。可又抝不过她,只好一同前往。
六队,阳砬子山下,一条小溪乘满了由四面八方融化的雪水。阴坡上没有融化的雪软塌塌的趴浮在残枝败叶里。几处阴冰晶莹剔透,上面如汗水一样的水珠向下滴落着。
几株不起眼的冰流子花在溪边开出了鲜嫩娇艳的黄色花瓣。迎着徐徐的微风频频的摇动着微弱的身体。远远望去一小片、一小片的映山红己显露出淡淡的粉意。树上趴浮的冻青己显得有些的灰暗,失去了冬天艳绿的色彩。山坡上己有了微绿,娇嫩的草芽已迫不急待的从泥土中抻出了头儿来。一片片似柔软的地毯般向着山顶引抻而上。树木也争先恐后的发出了新芽,引着山雀们在其间展示着美丽的身姿、七彩的羽毛上下飞舞着。在这繁衍生息的季节里,吸引着异性的亲睐,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叫声。
几头黄牛悠然的闲逛在山坡上,有一口、没一口的
舔食着刚刚露头的青草。就象一个贪吃的孩子似的,玩味着嘴里糖块的香甜。几只牛犊儿充满了对世界的新奇,东一头,西一趟的满山乱跑着。
随着改革开放,人口的增多。人们的罪恶之手已是无处不在,也使得许多的珍惜物种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丽穿了件大红的上衣,草绿色的裤子,象个大马莲(彩色大蝴蝶)一样的在满山坡的穿梭着。一会儿的工夫使採集了一大捧冰流子花与含苞待放的映山红。选了两朵插在了鬓角之上,臭美的象个孩子似的在水边照映着。
跑的累了坐在树荫下,拿出块猫扑蝶图案的手绢在因累而显得红扑扑的面前轻扇着:“四哥你也过来休息一下吧?
“就这么条破山沟子,也不是什么仙境洞府、旅游胜地,看把你给得瑟的。”
“你真是大老粗,这么美丽的景色也不懂得欣赏。这草儿绿,花儿艳,鸟儿鸣,水儿清,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真是居家之佳境,休闲之胜地。四哥要不咱搬这来住吧?”
“喂!跟我才过了几天,竟然也会跩上了。没房没地的上班又远怎么生活。在这长白山区,那里都这样的。你们那这时节什么样子?”
“我们那这时天天大风呼呼的刮,有时连生火做饭都不让。”
“那吃什么哪?“我好奇的问到。
“春播前每家都作两大缸煎饼,穷对负一顿就得了。我们那的房子跟你们这都不同,前窗高大明亮,后窗只有这么高,”说着手比划着,三十公分的样子:“为了防风的。”
“家里好种地了吧?”我若有所思的问到:“你不想回去看看吗?”
“还没哪!可准备工作己基本完成,每年都是四月十儿日前后吧!也想回去,可又不敢,特别这个节骨眼上。要是孩子有个散失,就完了。”
“不会这么严重吧?难道你的父母会六亲不认吗?”我难以理解的质疑道。
“有些人与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还是等孩子生了再说吧?今年我不在家,父母也缺了个帮手,一定很辛苦的了。”她的眼圈轻微的发红,一汪秋水水润欲滴。
“就你那细皮嫩肉的样,在家能干什么?”我轻视的说着,深情的看着她的眼睛。
“也就这年八的什么都没干,在家时从春到秋,从种到收,什么活没干过。特别是铲地,上午一根垅,中午在地头吃点饭,下午再铲回来。一个夏天三犁三铲到立秋,其间还要施肥一次。循还往复,周而复始,人的腰都累弯了,脸都晒的黑了。”她一本正经的说着。
“为什么不扣地模打除草济哪?“我不解的问到。
“那么多的地能扣过来吗?风也大,弄不好都给刮跑了。再说了那也是增产不增收,地还板结了。”
“你懂得不少呀!可省出人手出去打工不也有收入吗?”
“爸妈不让我出去,在家时也是形影不离的看着我。”她皱着眉头,带着情绪埋怨着说。
“她们怕什么哪!难道女儿要在家守一辈吗?也该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新奇。我们这个年岁正是时代的骄子,命运的宠儿。就应向社会进行无穷无尽的索取,使我们的羽翼更加的丰满;使我们意志更加的坚强;使我们生活阅力更加的宽泛。你认为哪?”我搜肠刮腹的卖弄着自己的才能,喋喋不休的侃着大山。
她却心不在咽的看着蓝天,丝丝的白云如同洁白的哈达一样在空中悠然自在的漂浮着。阳光柔和的伸展丝丝的彩条,均衡的散落在自然的各个角落。潺潺的流水叮叮咚咚向远方奔驰着,带有冬天的冰雪,孕育着春的生机。
丽静静的躺在我的腿上,沐浴着阳光的轻柔。眯缝着春水一样的媚眸,长长的睫毛象毛刷一样整齐的向上弯曲着。小巧的鼻子,双翼节奏般轻轻的收驰着。两个酒窝处剩下针鼻大小的两个点点。细长的眉象妙笔丹青下两弯新月,静静的横卧在眼脸之上。粉嫩的脸上一点诱人的朱唇,在阳光的照射下象只熟透的大樱桃一样闪着亮光。她己没有了女孩的羞涩,张显着少妇的魅力。两条腿笔直的伸展开来,如匠人精心的雕琢。我痴痴的看着,上苍的妙手创造如此的尤物。另人赏心悦目,如醉如痴。别人的羡慕、嫉妒、恨都是那么善良的心态。就象婷婷玉立的白莲一样不忍亵渎。象国花牡丹一样优雅高贵,让人仰视。
我慢慢的眯离着的双眼,仿彿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雕梁画栋之中,亭台回廊幽静之至。琼花玉树之间,她衣着宫沙在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媚态百出。仙乐叮咚如珍珠落玉盘似的悦耳清心,绕梁三日仍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