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落幕,武川落幕。。。”喃喃之间,裴果的神情早是变得复杂至极。
半晌过去,忽然他一声苦笑,吃吃道:“若依着大丞相所言,我裴果可不就是这国中最大的一支诸侯?我还是武川一党。。。这般说来,我岂不更是应该去职归隐?我。。。”
话没讲完,宇文泰早是出声打断:“孝宽,你不同!”
“不同?有甚不同?”裴果笑得怆然:“只因我是英妹的郎君,是你宇文大丞相的妹夫么?”
宇文泰重重摇头,说得斩钉截铁:“难道你不自知?你裴孝宽,就是我大魏朝的柱石呵!”
裴果不应,反作垂眉低目。
宇文泰一字一句:“孝宽!你若撒手不管,这大魏朝,我怕就要天倾!”
裴果依旧戚戚。
宇文泰再也忍耐不住,吼叫如雷:“果子!非是旁的,实是黑獭离不得你也!”
裴果一震,终于抬起眼来。两个四目相对,良久无语。。。
。。。。。。
日暮穹垂,风也作了停息,幽幽暗暗的偏厅里终于响起人声,这是裴果在说话:“道理我已明白。只是。。。我只盼你不要做得太过,总不教我武川出来的弟兄们太过难堪。”
“莫说阿崇,即李孟佐与赵元贵,我心里也还当他两个是兄弟。”宇文泰呵呵笑了起来:“孝宽只管放心,他几个不但不会难堪,反要说不得的风光。”
。。。。。。
据说大风大雪之中,裴果单骑去了趟豳州定安城,所为何事,无人知晓。
年节之前,侯莫陈崇忽然上书朝廷,以“伤劳体虚”为由,自请去职。
皇帝元宝炬准奏,免去侯莫陈崇豳州刺史一职,余如故,特旨令其举家迁来长安,嘉勉之余,增其邑三百户。
所谓御史往豳州稽查一事,随即不了了之。
。。。。。。
西魏大统十一年(东魏武定三年,南梁大同十一年),才是开春,大丞相宇文泰陪同,皇帝元宝炬尽起长安之兵,浩浩出了长安城,曰“西狩”也。
与此同时,两路使者各往东秦州中部城与秦州上封城,携带诏书在身。诏书上言辞不明不白,反正就是要免去李虎与赵贵的的东秦与秦州刺史一职,且令两个举家迁去长安。
李赵两个接了诏书,错愕当场。
自邙山败后,李虎与赵贵两个被责降级,虽说不久即得复职,各自州中却已教朝廷派驻进甚多官员,加上他两个的故旧多已丧于河洛,如此一来,即便新近招揽了不少兵将,若与早先比时,实在可谓天上地下。
说句大实话,如今他李赵二人,内则“羽翼未丰”,外则见“大军压境”,实在惴惴。
赵贵彻夜未眠,寻思:连侯莫陈崇这般与宇文泰极为亲密的人物,到得最后,也只能弃了职乖乖入朝,我如何还敢奢求更多?
于是天明之后,他入见天使,口称“遵旨”,随即打点行装,踏上了东去长安之路。
既是赵贵如此,李虎可谓“孤掌难鸣”,叹息之余,也只得步了赵贵的后尘。
关中上下,议论纷纷。
。。。。。。
西魏大统十一年(东魏武定三年,南梁大同十一年),四月,宇文泰上书,朝廷诏令重建六军。
既建六军,自该设六军之主。
还是宇文泰力荐,西朝封八柱国,计有: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安定郡公宇文泰。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太傅、太宰、录尚书事、江阳王元欣。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东道大行台、南汾及华两州刺史、赵郡公裴果。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二夏州刺史、常山郡公于谨。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陕州刺史、河内郡公独孤信。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彭城郡公侯莫陈崇。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陇西郡公李虎。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南阳郡公赵贵。
须臾之间,武川众兄弟皆得骤升好几级,为柱国大将军,直与宇文泰持平!
自然,这里头宇文泰当为八柱国之首,地位超然,总摄六军;元欣则号为辅。
其余六位柱国,便是所谓“各领一军”也!
六柱国之下,又设十二大将军。须昌县公达奚武、襄城县侯杨忠、苌乡县侯宇文护、魏昌县伯赫连达等,皆在其列。又有裴果麾下韦标,以其战功彪炳,特旨进爵武安郡伯,亦得名列十二大将军之内。剩余七位大将军,除开一两个元姓宗王,皆是关陇豪右出身。
十二大将军又各督两个开府,因此所谓六军,实则二十四军也。也正因此,此后西朝兵马,人皆称“府兵”也。
此时的府兵,因以汉儿为主,遂平时耕作,农闲练习,战时出征,是所谓“兵农合一”。
诏书既下,长安城里侯莫陈崇固然开怀许多,李赵二人也见喜色。
然则明眼人终究看出端倪来---江阳王元欣虽号为柱国大将军,实无半分兵权,不过就是充点下皇家颜面罢了。
宇文泰总摄全国军政自不必说,剩下的六位柱国,说是“各领一军”,可李虎、赵贵与侯莫陈崇皆已入朝,举家不离长安,那么这三军的话事人,实则还是下头的六位大将军而已。
。。。。。。
七月,于谨自请入朝,求免二夏州刺史之职。
朝廷不许。于谨不依不饶,再三上奏。
至九月,朝廷终于允准。
于谨遂携家小俱归长安,任司空,增邑四百户。
至此,所谓八柱国者,里头真正得掌一军者,唯河东裴果与潼关外头的独孤信二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