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福禄苑这边的动静便传到了叶朝歌的耳朵里。
“小姐,这大蕉可真行啊。”刘嬷嬷面上难掩赞许道。
短短几个月,她不但动摇了叶思姝在老夫人心目中的地位,且挑拨了二人的关系,如今,老夫人对她更是信服有加,大蕉说什么,就是什么,让她装病便装病。
恐怕齐嬷嬷当初也不曾这般。
“这么短的时间能有如此成效,的确不错。”叶朝歌对大蕉的成就,同样赞许不已。
“这般继续下去,老夫人早晚会舍了那叶思姝,到时候,没了老夫人,在这府上,她便蹦跶不起来了。”
叶朝歌淡淡道:“即便如此,她也待不了多久了。”
刘嬷嬷顿了顿,“小姐是说……康王?”
“康王是其一,还有……”
叶朝歌垂眸,摩挲了两下手指,又道:“叶府败落,叶思姝所依仗有三,一是老夫人,二便是康王,三便是黑风黑女的主子。”
现在,老夫人的身边有了大蕉,她成功的取得了老夫人的信任,不但能让老夫人消停许多,且也让她对叶思姝越发的失望,积少成多,老夫人这个依仗,可以说,已然不足为惧。
“老夫人可以排除掉,现在叶思姝只有两大依仗,分别是康王和那不知底细的神秘力量。”
叶朝歌颔首,眸光微暗,低声道:“如果我们将康王这个依仗也给她断了……她就只有一个依仗了,届时……”
刘嬷嬷眼睛一亮,“小姐的意思是……”
“我改主意了,侧妃都便宜她了!”叶朝歌冷冷一笑,“嬷嬷!”
“老奴在。”
“你且去告诉大蕉,让她稳住老太太。”
“是,叶思姝那边呢?”
叶朝歌轻笑,“哥哥下聘的日子母亲那边可挑好了?”
刘嬷嬷虽不解其意,但如实回道:“挑好了,七日后。”
“好,明日便将此消息放出去,我要让她自己送上门来!”
兄长下聘,便代表着母亲的嫁妆便要分开,叶思姝一心要嫁妆,能坐得住才奇怪!
……
翌日,致宁苑放出消息,六日后的初十是大吉,去学士府下聘。
此消息一出,府中下人皆震惊。
叶辞柏与墨慈结亲的事,并未正式公开,府中知情的人寥寥数计,故而,这消息一经放出,众人的震惊可想而知。
“我说呢,夫人怎么突然回来了,原来是为了大少爷的亲事啊。”
“其实早该猜到的,夫人回来后,这致宁苑的动作就不小……”
“说这些做什么,反正是喜事。”
“这倒是,这等大喜事,夫人和二小姐定会打赏,还有年底二小姐和太子殿下大婚,到时候,咱们的赏赐指定少不了……”
“过了这个年,大少爷便会成亲,到时,赏赐也少不了。”
“对对对,不过你们忘了,还有大小姐啊,大小姐今年和二小姐一起及笄,来年也会进康王府……”
“你指着大小姐赏你?那你有得等喽,没听说吗,大小姐的每月的月例都不够自己用,时不时的去福禄苑找老夫人贴补……”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这事在府中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自己都没银子,怎么打赏?府里公中的银子都是夫人的,夫人的嫁妆都不一定给她一份,怎会为她打赏下人?”
“这倒也是,那就不盼大小姐,盼大少爷成亲。”
“盼大少爷有点远,盼二小姐啊。”
“对,盼二小姐。”
墙外,几个下人旁若无人说得起劲儿,墙内,叶思姝满目风暴。
康王送她的木芙蓉今日开了花,她特来院中赏花,却没想到,听到了这么一番话。
“大小姐,奴婢,奴婢这就出去撵人。”书琪急声道。
“撵人?”叶思姝残忍一笑,“来我思苑墙头嚼舌头,当这舌头是那么好嚼的?抓起来,一人掌嘴五十!”
这个时候书琪不敢多言,带着院子里的婆子便出去了。
等她们过去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人,墙根下只剩下一堆的瓜子壳,密密麻麻,仿佛在嘲笑她们。
扑了个空,书琪战战兢兢地回去。
叶思姝听后,一个耳刮子狠狠地甩过去,当即将书琪的一边脸给打肿了。
“你是干什么吃的,动作那么慢!”
“大小姐饶命,奴婢知错了,再也不敢了。”书琪噗通一声跪在铺着鹅卵石的走道上,凹凸不平的地面,当场疼得她白了脸。
可即便如此,她也不敢叫出声,只盼望着能逃过这一劫。
叶思姝看也不看她,扔下一句:“在这跪一个时辰!”
闻言,书琪松了一口气,“奴婢谢小姐开恩。”
罚跪一个时辰,也比满身的针眼好太多!
叶思姝独自进了屋,端起茶狠狠的灌了一口,双臂撑在桌上,咬牙低吼:“祁氏!叶朝歌!”
晚间,叶思姝再度踏足福禄苑,老夫人依旧病着。
闻着那股刺鼻的药味,此次她没有再进内室,只在外间问大蕉:“大夫可有说祖母这病何时能好?”
大蕉满脸忧愁,“大夫不曾多言,只道老夫人年岁大了……”
叶思姝眸光微闪,是了,她怎么忘了,老婆子年纪大了,不顶折腾了!
看来,这事老婆子是指望不上了!
想至此,叶思姝目露厉色。
什么话也没说,便回了思苑。
一甯苑,叶朝歌得到消息后,勾了勾唇,吩咐青茗:“寻个空,请陈嬷嬷来我这一趟。”
临睡前,陈嬷嬷匆匆过来。
“老奴来晚了,劳小姐久等了。”
叶朝歌上前将人扶起来,道:“无妨,兄长下聘在即,很多事母亲要依仗嬷嬷,倒是这段时日让您受累了。”
陈嬷嬷连声道:“小姐这么说便是折煞老奴了,都是老奴应该做的。”
关切了一番,让陈嬷嬷注意身子后,叶朝歌便说起了正事。
“若我所料不错,这两日叶思姝便会去找母亲要嫁妆,母亲素来心软,嬷嬷是她身边的老人,母亲又向来信重您老人家,此事还需靠您在旁提点母亲一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