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星音乐家
其他几个姑娘昨晚闹得比较晚,都没人起来打搅两人的好事。秦放歌在当完老师之后,又带上他的乐器,精神满满的去音乐学院,继续他的“大师之旅”。
下午中阮大师班,晚上三弦大师班,这两专业在华夏音乐学院,每年招收的人数都挺少的,只有两个,也就被他一堂课就搞定。数量稀少的老师学生们也没办法掀起多少风浪来,好处就是,本校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得到上台演出的机会。
王紫梓和余晓霞也都是早早就带好各自的乐器,和她们的老师一起来到音乐厅。大师班的其他很多工作,照旧也都是由每个系的老师学生们包办了的。
王紫梓本就生得漂亮身材又高挑窈窕,今天她也精心打扮过,穿的蓝色旗袍,将她的好身材凸显无疑。
余晓霞就比较保守点,但也有化妆打扮过,穿的是改良版汉服,也都是她们学民乐的姑娘们,演出的时候经常穿的。
其他女学生也都差不多,对此格外重视,各种色彩争奇斗妍,外在形象都做得特别出彩。
而王紫梓和余晓霞两位,也是在上午彩排的休息期间,有秀秀她们技术和水平的机会。正式的大师班上,也就作为助手{苦力}罢了!
但两姑娘都挺乐意的,当苦力也就当苦力了呗!
龙雪瑶这姑娘也还是准时出现,然后和秦放歌去共进浪漫午餐,下午晚上就不见她踪迹,继续练她的小提琴去了!
下午的“秦放歌阮咸大师班”,音乐厅里依旧座无虚席。
也是让弹幕大佬们各种感叹,“我们中国就是人多,这么冷门的乐器,现场也这么多观众。”
“我想去都没机会呢!”
“5555我不是学阮的,都抽不到门票……”
“门票当然给需要的学生呀!我们大家看看直播,支持下哥哥就好的。”
“哥哥的助手好漂亮呀!”
“这么多ut的人啊,她是锦瑟华年乐团的中阮演奏者,也是她们的形象代言人。”
“不知道小姐姐有木有男朋友呀?”
“微博地址发一个……”
躁动的观众很多,但更多的,还是把精力放在大师班本身上,看秦放歌的示范演奏,看他矜矜业业的指导学生,做事做学问教学生的用心态度,就能得到观众们尊重。
当然,在看脸听课之余,大家最为期待的,还是秦放歌布置课外作业的环节。
今天肯定也少不了的,阮咸这种乐器可以算是华夏自己创造的乐器了,又以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于演奏这种乐器而闻名。但传到现在,也是经过了各种程度的改良,并不是说,越原始的乐器形式就越好。时代在进步,乐器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这些科普类的知识,各种弹幕大佬早已跟观众们普及过了的。至于现场的观众们,大部分学生都是修习阮咸的,更是了如指掌。
大家都静待秦放歌的阮咸作品首秀,很多人都掐准时间,甚至是调好闹钟来看直播的。
秦放歌也没让大家失望,在下午五点半左右,开始布置他的课外作业。
“《草原抒怀》。”
这是一首很有草原音乐风格的作品,由他手里的阮演奏出来,更是让人仿佛置身茫茫大草原,体验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无边美景。
这首曲子的演奏难度也是相当大的,普通观众从秦放歌在演奏的时候,导播给的各种镜头细节就可以判断得出来。
至于专业学习阮咸的学生们,他们能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更多。
王紫梓这姑娘自不例外,她内心可是相当骄傲的,更不希望被人叫做“花瓶”这样的,用琴技证明自己,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别看她爱美是爱美,可花在练习阮咸作品上的时间,只会比别人多。
秦放歌的专业毋庸置疑,他专门写给她的生日礼物,中阮协奏曲《长恨歌》就是她的挚爱。相关的中阮作品也不少,反正他写出阮相关的作品,基本都是交给她练习和演奏的。
这次公开布置给学生们课外作业,王紫梓作为助手,这会也没那么忙碌,大家都在静静欣赏他的教学示范演奏。她和学生们的观摩距离还可以更近些,当然,比不得平日里,在一个琴房练习时候那么近距离就是了。
这首《草原抒怀》,王紫梓肯定是要去练习,而且绝对要练好的。她们都是特别争强好胜,不肯服输的性子,当初秦放歌给陈天虹《琵琶行》,王紫梓也是主动出击,找他为自己量身定制了《长恨歌》。
秦放歌并没什么怨言也完没有携恩图报的意思,她这感谢的拥抱简直算不得什么。
回到这首乐曲本身上来,从演奏时长,其实就能判断出一二来。
六分半钟的曲子,完整的演奏下来就相当不容易,秦放歌还在其中,融入了阮演奏的种种技巧,有些还是他新开发的。这对他来说都是常事了,学生们接受程度也高,因为中国的很多民族乐器,演奏技巧都是有借鉴小提琴等乐器的,很多经典的作品,也都是从小提琴曲上移植过来的。
也实在是因为,作曲家们专门为阮咸创作的音乐作品,真的不多。本来就是比较冷门的乐器,历史悠久也没办法。
民族乐器中的二胡,琵琶,热度可是远远超过阮咸,三弦这样的乐器。其他古筝、扬琴、古琴等乐器,热度也都要是高出一些的。
总之,也是难得有秦放歌这样的作曲家横空出世,专门为阮咸进行创作。同时,他这大师班的开办,还进行球直播,也是跟大家普及阮咸这样的乐器。
现在阮咸种类还挺多的,除了王紫梓最擅长的中阮外,还有大阮,小阮,低音阮等等,她也都玩得转。而在此之前,乐团里需要阮演奏的话,基本都是由琵琶演奏家兼职的,现在也是细分出来,也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阮咸。
这也像是秦放歌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相信我,形势会越来越好的!”
一首《草原抒怀》之后,秦放歌就直接进入正题,“中阮协奏曲,《云南幻想》。”
这也有出乎大部分观众的预料之外,因为之前秦放歌布置课外作业,基本都是会有几首比较短的曲目,然后才轮到协奏曲这样形式的大型乐曲。
弹幕为此也议论纷纷,“哥哥这是直接放大招?”
“们说,会不会是和弹阮的漂亮小姐姐有关呀!”
“不知道这首协奏曲有多长时间?我估摸着,起码有二十分钟以上吧!”
不得不说的是,观众们脑洞开得都还是挺大的。
但他们也真有猜错,这和王紫梓确实没太大关系,因为秦放歌的“课外作业”,仍旧是拿来的……
不管是《草原抒怀》还是这首中阮协奏曲,原名叫《云南回忆》,可秦放歌根本没去过云南呀!比较有意思的,原曲的作者刘星,其实也没去过云南。他是这样写的,“献给我诚挚的朋友,陈文。每当她讲述童年的情。趣,都令我产生无限的幻想和无尽的思念。那迷人的风情,令人超脱的音乐,滋润了我的灵感。也为我沉郁的情感带来了清新的感夕。令人遗憾的是,我从未到过云南,但愿这不是终身的遗憾。”
到秦放歌拿来之后,这货也是特别知道入乡随俗,把曲目的名字改了不说。也把名字换成了宋娴,她是秦放歌认识的姑娘中,唯一的一个来自彩云之南的姑娘呀!那就她了呗!
他之前也是有为宋娴送上生日礼物,古筝协奏曲《云南印象》,跟她交流和探讨过很多云南相关的东西,民族音乐、风土人情、文化传统、习俗等等。
当然,像是这样的作品,也是完可以改编成古筝协奏曲就是了!
秦放歌拿出这首作品来,是因为,这确实是首经典的中阮协奏曲,一开始就是为中阮和乐队创作的。
王紫梓自然是早就知情的,好吧!其实就是比其他人早知道那么一小会而已。
秦放歌完成日常工作之后,把曲谱传到群共享里面,她们都可以下载下来的。他现在也是懒得去一个个发邮件,还有就是,方便肖雨然进行作品记录,也让席晚晴她们发微博,附件课外作业的时候必须要用的。
王紫梓今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群共享,下载他今天为她们这样阮咸专业学生们,所布置的课外作业。自然也就知道了,今天的课外作业就两首作品,但这难度,简直爆表就是了!
但她早起还是先练中阮,保证手感,要在师弟师妹们面前演奏的呢!至于,读谱则是放在打车来音乐学院的路上,也算是保证她这通勤的时间,绝对不会无聊就是了。通过读谱,王紫梓也对这首作品,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在欣赏秦放歌示范演奏的时候,心中越发有底。
在这首《云南幻想》里,中阮被弹奏者运用较为现代的技法,充分发挥了自己那浑厚厚美的音色、多变的节奏和多种演奏技巧。并且,在乐队的烘托、映衬下,中阮尽也可恣肆抒发自己的情感,施展自己的绝技,乐队像大海一样,既能兴风作浪,为独奏乐器中阮这只航船推波助澜,又能时时留出足够的空间,让航船自由驰骋,使得整个乐章gā chá迭起,衔接有序,扣人心弦。
一开始便是铿锵有力的奏,仿佛是人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向云南神秘的深山丛林走近。一个间隙,中阮的响起打破了这种神秘,只伴有打击乐的敲击,随后又换作笛声,并随着音乐不断起伏变化,清新明快,就像是远远地就看到了美丽的山水,或是碰到了热情好客的当地少数民族同胞。随后便是中阮绚丽的独奏,节奏更快,充满了炫酷的技巧和手法,可以亲身体会到作曲家要表达出的兴奋,这兴奋是游客看到迷人的风光的心情。之后的中阮独奏中穿插着各种乐器的配合,有管乐、弦乐,还有打击乐的配合,这些配合特点鲜明,种类繁多,其中敲击二胡琴桶的声音,空灵、活泼,听起来非常有趣。并且节奏开始趋于缓和,代表了当地居民、游客之间的友好问候和亲切攀谈。而后,乐曲节奏变得平稳,仿佛进入了茂密的丛林,可以感受到那种深山里才有的寂静潺潺的流水,间或的鸟鸣。也像是少数民族的千百年来保存的生活习惯,有悠悠的历史感。节奏开始加快,活泼的笛声就像是被人的到来惊醒的鸟叫,有节奏的大提琴声就像人的步伐,悠扬的二胡声又建立起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中阮与敲击乐器的合奏,清晰明快,奏出了享受自然风光的惬意和欢愉。伴着奏,乐章进入gā chá。鼓声响起,乐曲变得慷慨激昂。收缩自如,张弛有序的乐曲给人起起伏伏的感觉,好像看到了晚宴上,人们热烈亲切的交谈、祝酒,和精彩的助兴节目。乐章也在一段持续欢快的奏中结束了。
乐章中,变化鲜明、突出,也由此形成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比如在一阵奏的宣泄之后,中阮突然闯入,这种对比,完摆脱了音乐作品中常见的呈示、重复,过渡等旧有程式,一犹如镜头的快速切换,不需要使画面作连续不断的推拉摇移。可以感受到乐章中各种图景扑面而来,震撼着,迫使接受。这是现代艺术中,由于夸张变形、强化对比而造成的强烈感染力。
从总谱中还看到,作者对大七和弦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它们频繁出现并常作平行进行,既隐藏于旋律中,也出现于中阮的和弦音响里,甚至在完终止的地方也使用它。在现代音乐作品中这虽然是常见的,但是:在民乐作品中,如此恰当而巧妙地运用还是不多见的。它出现在结束处,不但十分稳定,而且充满着一种扩散开来的动感,避免了单调的完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