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为什么被称为我国建筑史上的“活化石”?
■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为什么被称为我国建筑史上的“活化石”?
我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主要建筑材料是砖、瓦、木材、稻草等。砖、瓦容易风化腐蚀,木材、稻草容易朽坏,都不能保存久远的时间。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土木结构建筑,大多是宋、元、明、清时期留下的,宋代以前的建筑已经很难寻觅。有一天,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来到了甘肃敦煌,在专门供奉文殊菩萨的第117窟,他们看到了华美、宏大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图中准确描绘了五台山全景,标注了山中每座寺庙的名字。梁思成决定按图索骥,前往五台山实地考察,终于发现了建于唐朝的南禅寺大殿。
南禅寺位于山西五台西南。它坐北向南,是一座由山门、东西配殿和大殿组成的四合院式寺院。其中山门和东西配殿是明清时的建筑,大殿却保留着纯正的唐代风格。
唐代建筑的特征是风格严整,结构疏朗,线条舒展流畅,形态庄重大方。南禅寺大殿三间见方,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整体造型非常谨严。整座大殿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屋顶重量主要通过梁架由12根檐柱来支撑。大殿的屋檐很深,檐角高高翘起,屋顶的线条流畅舒缓,屋顶的装饰物鸱吻十分简洁。从整体来看,大殿的结构简单而明朗,雍容而端庄,正是唐代建筑的典型特征。
我国现存四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它们分别是山西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山西平顺县的天台庵,以及山西芮城县的广仁王庙,它们的价值都无与伦比。南禅寺大殿由于历史最悠久,更是建筑史上意义非凡、举足轻重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