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兰还记得第一次去陆府赴宴,结识了顾家姐妹,大感投缘,分别时,三人约定好以后常见面,过后没多久,顾心莲就真的让人送来请帖,邀请沈清兰去家里玩。
沈清兰很高兴,那请帖珍藏了起来。
碧玉一拍脑袋想起来,转身去找,很快就从抽屉里翻出来,“四小姐怎么突然想起这个来了?是不是也准备写一封帖子邀请两位顾小姐过来玩?”
沈清兰胡乱摇头,一接过帖子立即翻开,与拓印本对照,发现字帖完全不同,就愣在那了。
“咦,字不一样呢。”翡翠既聪明,又嘴快。
碧玉想了想,说,“这也不稀奇,很多人都会写好几种字体,四小姐的字以簪花小楷见长,但柳楷、颜楷也都颇有火候,连老爷也常夸赞的。”
沈清兰迟缓的点点头,合上请帖和拓本,轻轻一叹,“但愿如此,只是心里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感觉什么?”翡翠好奇的问。
碧玉知道她的想法,赶紧阻止翡翠,“四小姐都说了,说不清道不清嘛,那你还问?”
翡翠挠挠头,也觉得自己糊涂了。
沈清兰笑了下,又阖目躺下了,但眼前晃来晃去的都是帖子和拓本上的字,明明没有根据,她还是不可遏制的坚定了自己的猜测:拓本不是心莲写的!那会是谁?肯定是顾中楠!
哪怕没有见过顾心薏的字,她还是这么认为。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她顿时心慌了,自己竟然接受了顾中楠的东西,还天天放在眼前、捧在手心,他要是知道,岂不误会?
“四小姐,您准备怎么处理这本拓本?”碧玉轻声问。
沈清兰沉默了好一会,“去顾宅拜年的时候还给他吧。”
“可是二太太的意思是……”
沈清兰不吭声了。
“四小姐,顾公子真的很好,二太太不会看错人的。”
沈清兰觉得自己一个头有两个大,决定和林氏再次聊一聊。
林氏依然到很晚才回,不知是太累了呢,还是猜到沈清兰在等她,还没进院子呢,先打发春兰来说话,说今儿太晚了,让她也不必过去了,自行安歇就是。
沈清兰没法子,闷头答应。
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沈清兰去请安时,发现大家看她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唯独林氏,一如既往。
一纸休书,邓氏就这么与沈家脱离了关系,谁都不提她,好像沈家从来没有这个人,好像沈之铭一直未成亲。
沈之铭和往常一样安静的坐着,端端正正的带着书生气,只有在特殊的角度才能发现他眼底的灰败和憔悴。
好好的过一个年,然后突然间自己被一个丫头盯上、妻子打死了人、岳丈家来人闹事,最后在休书上签字画押,自己又恢复了单身。
还真是新年新气象!
沈清兰看他的时候不由的心里一声接着一声的叹气,她心疼这个大哥哥。
忽地,她脑海中闪过一个奇怪的疑问,为什么事情会闹得这么大?金桂被打死,毕竟是一条人命,这事说小不小,但绝非前所未有,沈清兰就曾怀疑石榴和铃儿的下场也是一条死路,何况,邓氏毕竟是大奶奶,沈威又是分宁县令,这件事本来就没几个人知道,要捂住并不难,怎么就发展到休妻的地步?
她刻意的去看邱氏,但是离得远、看不太清楚,只是见她时不时的揉揉眉心,又掩嘴打了个哈欠,似乎十分困倦。
她又看沈之栋,这孩子坐在自己对面,正方便打量,谁知这小小的孩子十分敏感,沈清兰刚看过来,他就察觉到,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沈清兰却是一愣,最先想到的是,莫不是他还在因为除夕宴上,自己帮邓氏解围而生气?再一深思,背后竟生出一股寒意来。
接下来这几天,沈府风平浪静。
沈威忙于与各路乡绅官员应酬,觥筹交错。
沈之铭以准备秋闱为由,闭门读书,谁也不见,据说年前和陆新明、顾中楠等人约好一起喝酒,也都推了。
陆新明也没露面,陆家让黄妈妈带了厚礼来拜年,在老安人屋里坐了好一会才走,没提亲事,但态度很不错,沈家因为有意更换人选,心虚也不敢提,只是她临走时,老安人说了句,“陆夫人如此多礼,沈家岂敢坦然受之?改天一定让孩子们登门致谢,给夫人拜年请安。”
老安人说的“孩子们”和沈威对卫长钧说的“小辈们”很相似,听话的人也都是一笑而过,看不出深浅。
但黄妈妈走了之后,老安人就把沈威夫妇叫了过去,细细商议,大概没商议出结果来,又把林氏也叫去,最后达成了协议。
林氏回来告诉沈清兰,接下来的几天已经安排好了,让她初六去顾宅还礼、拜年,初七去陆家。
“我一人去?”沈清兰惊讶。
林氏说道,“去哪里?你还想和谁一起去?”
沈清兰懵了一下,“不管去哪里,都该是姐妹们同行,哪有我一人去的道理?”
林氏看着女儿,不知是喜是忧,“顾家那边,你一人去就行;陆家……你大伯母想让你大姐姐陪同,你祖母的意思是,初七仍是你一人。”
“那母亲您的意思呢?”
林氏有些为难,爱怜的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我一开始也是想让你和菀姐儿同行的,但是老安人的话有道理,原本陆家只相中你,你虽不愿,也要给陆家面子,不能一登门就带着菀姐儿,陆家岂有看不出来用意的?知道沈家要换人,只怕一怒之下,芝姐儿也没戏了。老安人说,陆夫人待你不错,你便自己去,先谢过陆夫人,再见机邀请卫三小姐来家里玩,与菀姐儿熟了之后,菀姐儿再过去,就水到渠成了。”
“……好吧。”
沈清兰也觉得老安人这次打算得毕竟稳妥,不会引人反感,问题是自己能把卫云珠邀请过来?
她开始为去陆家发愁,可还没等到那一天,沈府里先出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