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常规军数量如此之少,也只有能够以少胜多的强军才能够震慑得了四方。 以前的朝廷不是不想这样做,而是有心无力。”侬绍周说道。
“我看我有必要去富州见一下莫家流亡到这里的三千人。他们人数众多,不知道会弄出风波。而且见过他们以后,才能更好地向头汇报。”陈昱对流落到富州的莫氏王朝十分感兴趣。
富州是云南土司沈家的地盘,沈家与侬家的关系因为常年争夺地盘而闹僵,即使同时归附九州军言和以后,仍然看对方不顺眼。
在侬绍周带着陈昱、张富等九州军派来的人,还有百个广南府的族民来到富州后,被富州的族民用敌视的眼光打量。
“我是来见沈明通的,快带我去见他们!”侬绍周也对沈家带有偏见,语气间也一点不客气。
他们在富州土司士兵的监视下来进入富州,沿途他们可以看到服饰打扮和当地族民不一样的人群,这些人成群结队,席地而坐,操着一口与汉语、壮语完全不一样的话。
一些异族垂头丧气,颓废地躺在地,
“这些是流亡过来的莫氏王朝的人吧?人还真多。”侬绍周看到富州境内尽是异族面孔,几乎和富州本地的人要一样多了。
“可不是么!我们富州只有千余户人,y-i次忄要接纳三千流民,很快粮食会不够了。我们土司正在为此而头疼不已。要是强行驱逐他们的话,恐怕他们会进行ba0乱。”富州土司的人不满地埋怨。
“他们莫氏王朝无力抵抗郑家是他们自己的事情,现在却跑到我们的地盘蹭吃蹭喝,还向我们寻求保护,真当我们是善人了吗?”九州军小军官张富不满地嘟囔。
在九州军五年的历史,没有做过这么慈善的事情!关内关外亿人口都还没有彻底养活,这几年因为战乱死去的人口有数百万之巨,安南国的人说来来,还给不给他们面子?
“这都是历来朝廷的态度,形成了一种习惯很难改变了。以前朝廷使用的是制衡的策略,不希望一个统一的安南国出现。如果安南国其一股势力做大,朝廷会让我们云南布政司、广西布政司的土官支持落败的一方,以制衡强盛的势力。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两百年来都是这样。我们在与安南国打交道的过程,对他们也日渐了解。”侬绍周无奈地说道。
“我们华夏强盛的时候倒还能够操纵安南国的势力,使得他们互相制衡。但是一旦我们内部陷入战乱,会失去对安南国的控制。这样的制衡是无法长久的。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办法一劳永逸。”陈昱的眼露出一丝凶狠的精光。
流亡在富州城内的莫氏王朝的人也注意到了新出现在富州的这一伙人。陈昱、张富和几十个九州军的正规士兵穿着的服饰和当地人格格不入,显眼的他们被围观。
“这群人从镇安州流亡过来,显然是镇安州的土司不愿意收留他们,沈明通这家伙孱弱,也不知道赶他们走。现在好了,三千张口,我看你们沈家要怎么喂得饱他们。”侬绍周不由有些幸灾乐祸。
他们来到沈家的府邸。这里的府邸有些像是原地区的官府,只是占地颇为广阔,更像是这里的土大王,拥有着广泛的权力。
“侬绍周你这个臭小子,竟然敢公然诽谤老夫。”沈家府邸里有一个同样身穿丝绸,并以此为贵的土司走出来。他的身边还跟着几个安南国面孔的异族。
“诽谤你又如何?我看你要怎么养活额外的三千人。”侬绍周站在台阶下仰视沈明通他们,却不让半步。
以广南府侬家的势力,起富州沈家要大一点,侬绍周还真不一定害怕他。哪怕现在是在沈家的地盘,要是沈家敢动他,那么侬家肯定要又要和沈家对砍个几十年。
“我们沈家与广东商人互有来往,虽然人口没有你们广南府要多,但是商品流通,却也不贫瘠。”沈明通说道,“更何况莫氏愿意将带来的金银珠宝与我们交换粮食,我们暂时还是能够养得起这三千外乡人的。”
“这是广南府土司侬绍周,不得不承认他的势力我大,而且为人凶狠,不好相处。”沈明通为旁边的莫家人介绍侬绍周,同时又为侬绍周介绍莫氏,“而这位是莫朝第九代国王莫敬宽,因为国难而来我们富州避难。”
“广南府土司么?还请多多指教。”莫敬宽熟练地向侬绍周拱手。
他们莫氏与大明朝廷打过无数交道,与云南布政司、广西布政司也熟悉,当然是要熟悉宗主国的语言和礼仪。按照现在莫朝控制的十万人口,在云南布政司、广西布政司只是势力强大的土司而已,起侬绍周、沈明通的人口要多。但是云南布政司、广西布政司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土司,要是这些土司倾巢而出的话,以桂林之战的规模能顷刻间覆灭莫朝。所以莫敬宽对于这些土司还是相当尊敬的。
“请我多多指教没用,我们侬氏才不想卷入你们安南国这趟浑水。这位是九州军派来我们广南府的广南府宣政使,他将会报给军主,由军主来判决你们的命运。”侬绍周对莫敬宽说道。
“我乃是广南府宣政使陈昱,你们有什么请求可以向我说明,我会报到云南布政司,他们再转达给京城。军主将会决定你们的命运。如果军主大人要助你们一臂之力,可能会出兵帮助你们,如果不行,可能你们会被驱逐出境。”陈昱对于流亡到这里的莫氏王朝不怎么感冒。
莫氏王朝不过是一个十万多人的混合部落而已,对于九州军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至少陈昱是这么想的。
“我听闻大明朝廷被九州军朝廷取代,但是华夏历来是我们的宗主国,即使是改朝换代,仍应当在属国有难的时候出手相助啊。”莫敬宽焦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