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也很赞同我的话,因为我们在这洞里和通道里钻来钻去,钻得人心里难受,我们四个人都想尽快的从这里走出去,找到鬼仙大禹墓葬中的皮影古灯。
这也是眼下最当务之急的事情。
按照二叔说的办法,我们沿着眼前的通道,继续往前走,通道里已经漆黑无比,我们的蜡烛和手电的光源忽然好像变的很弱了似得,待我们走到通道中央,发现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洞口,二叔带着我们钻了进去。
这次我走得小心翼翼,生怕触动什么机关来。
当我们钻进去之后,二叔走了一段之后,眼见着前面又出现一个洞口。
二叔忽然停住了说:“等等,别往前走了,再往下走还是一样的情况,就站在这里吧,现在,秦先生,侄子,把你们的羊油蜡烛熄灭。”
当我听了二叔的话,我如同接到命令一般,慢慢的凑近蜡烛,然后与秦方孔一起吹气,噗的一下,我和秦先生同时将手中的蜡烛吹熄了!
由于刚才有蜡烛照明,眼前一片通明,现在,蜡烛突然间熄灭了,眼前自然就变得更加黑暗。就在我们吹熄蜡烛之后,视觉慢慢的恢复,但是眼前的一幕却让我们惊呆了,因为我看到的是一条长长的通道!
这通道与刚才我们钻进钻出的通道截然不同。
在这通道的两边,分别立着很多的石柱子,这石柱子之间的空档,就跟我们刚才钻进的洞口几乎一样。在这些柱子上,全都刻着一张硕大的巨人头像。
就在这时,我借着二叔和胖子手里的手电,仔细的看了一下,这上面的人头像形状各异,每一个都不一样,十分诡异。而且在这些柱子之前,每隔四根柱子,前面都有一个兽头,这兽头的模样乍看起来就像鬼金羊。
二叔惊讶的道:“原来我们钻来钻去的石洞,就是这石柱子之间的空隙,看来真是这羊油蜡烛在作怪,要不是及早发现,我们恐怕都要命丧于此了!”
胖子也异常惊讶的道:“奶奶的,我们都被这些柱子跟蒙了,他大爷的,这要不是发现羊油蜡烛作怪,我们走到死也发现不了这其中的蹊跷啊!”
胖子这话说的一点没错,羊油蜡烛若是一直燃烧着,魔幻洞的秘密就一直不会被我们发现,就得一直在这里钻每个洞,直到我们筋疲力竭而死。
现在二叔发现了这个秘密,也就等于破了这里的机关。
虽然这里没有什么厉害的机关,但是,这足以增加我们继续往下走的信心。
眼前的这条道通向哪里,我们不晓得,必须亲自探究之后,才能知道。
由于刚才羊油蜡烛引出了魔幻洞,那一个个的洞穴把我们困的非常不舒服。现在我和秦方孔也不再点羊油蜡烛,生怕再引出其他的诡异机关来。
二叔和胖子打着手电往前走,我时不时的瞥见这些雕像,心里难免害怕。
这里应该到了幽冥鬼城的深处,过了这个通道,就该到古墓的冥殿了。
古墓的冥殿是存放棺椁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一般有墓主人的棺椁,还有大量的随葬品。
然而,就在我们走着走着,二叔忽然停了下来。
停下来之后,二叔立在原地,并没有说话,倒是王胖子看到二叔停下来之后,心中惊讶不已大骂了一句:“我靠,他大爷的,这特么是什么玩意儿?”
我循着胖子说的,向前凑近一看,只见在这条通道上,即将靠近那个门的时候,出现了几个悬在上面的东西,如同吊死鬼一样。
这些东西包裹的很严实,捆扎的也很结实,而且还是用蒲草绳子吊起来,悬在半空中的。
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弄到上面的,存放多久了。
不过,照这样子看,这玩意儿也有些年头了,估计是当初封这个墓的墓门留下的。
我看着这些古怪的玩意儿,就问二叔道:“老郑,你看看,这什么东西?”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死尸,但就算是死尸,也不用这样吊起来吧?
二叔用手电照了过去,瞄了一眼说:“你他娘的什么老郑老郑的,我是你亲爹,你能这么喊我吗?你这是什么态度,没大没小的。你小子不要这么大惊小怪的,这些有可能是随葬的大粽子,说不定有毒,你还是不动的为好!”
秦方孔看了一眼,他对我们说:“这上面并不是随葬的大粽子,而是上古的悬空尸,这是一种邪尸,是用瘟疫中死亡的大粽子,辅以蜡油浸泡制成的。当年我曾与人一起倒过一个商代的斗,里面就有这样的悬空尸。悬空尸是痀慺术的一种,这种巫术起源于古代邛人,那就是将活人淹死在大鼎中,淹死的这个人必须是成年的童男子,如果不成年也不是童男子,用了也没用。在淹死人的大鼎上,有一种特殊的纹饰,叫戕魂魄咒。只要在这大鼎里淹死的人,可以使人死后三魂六魄全都留在肉体中,不能解脱。这种戕魂魄术实在是阴毒无比。等大鼎里的人死之后,再放进鱼在鼎里,这些鱼不给喂食,就吃鼎里淹死的大粽子,大粽子被鱼吃了以后,魂魄也被吃了,结果鱼就长成半人半鱼的形状,慢慢的,被鱼啃食之后剩下的骨头架子,慢慢的就长进了鱼的身体里,鱼就变成了半人半鱼的模样。那些吃了死人肉的鱼加上跟骨头架子粘在一起,飞速成长,短短几天就可以长到八尺男儿的身高,这种鱼用作墓葬里,悬空吊着,比镇墓兽的作用还强大!”
我听完秦方孔的话,顿时冷汗直流,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这种制作悬空大粽子的方法实在是太过于离奇,也太过于耸人听闻,看着眼前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悬空尸,我的脑海里映现出一幅半人半鱼的模样,真的是令人骇然不已。
二叔听了秦方孔之言便道:“咱们就不要碰这玩意儿了,还是绕开了走为好,有道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